题型:多选题(分值:2)
下列选项中的经济学名词与相关俗语对应正确的有:
A.比较优势——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权从其轻
B.沉没成本——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C.边际成本——穷庙富方丈
D.需求富有弹性——谷贱伤农
答案:A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
第二步,A项:比较优势是指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可以概括为:“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权从其轻”。A项正确。
B项:在经济学中,沉没成本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指旧时女儿一出嫁,就如同泼出去的水一样,再也不能收回来,从此不再算是娘家的人了。该俗语与“沉没成本”的含义相符。B项正确。
因此,选择AB选项。
要点:
C项: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穷庙富方丈”原指一位富有的住持领导着一座穷困的佛寺,引申为当今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不和谐现象,指的是一个企业、一个集体在发展中逐渐走向贫困,而这个企业、这个集体的相关负责人的财富却越来越多。“穷庙富方丈”可以对应经济学中的“代理成本”,而不是“边际成本”。C项错误。
D项:谷贱伤农,是因为市场对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当农民粮食丰收时,为了卖出粮食就不得不竞相压价。于是,当粮价减少的幅度大于粮食的增收幅度时就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结果,这就是谷贱伤农。所以“谷贱伤农”对应的是“需求缺乏弹性”,而不是“需求富有弹性”。D项错误。
以上是公共基础知识模考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安徽事业单位模考,公共基础知识模考,2024安徽公基模考,请继续查看2024年安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考第一季试题题库或最新事业单位试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