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事业单位

首页 > 问答 > 事业单位

公益岗位是什么意思

事业单位考试网 | 2024-07-04 16:48

收藏

公益岗位,也被称为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出资开发,以满足社区及居民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岗位。这些岗位主要是城市公共管理和涉及居民利益的非营利性服务岗位,其职责涵盖了社区琐事的管理、群众问题的解决等多个方面,与社区工作者、社区网格员的岗位职责相似。

公益岗位的性质与目的

性质:公益岗位的性质决定了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类需求。

目的:公益岗位的设置旨在实现公共利益,并特别关注就业困难人员的安置问题。通过提供这些岗位,政府希望帮助那些就业困难的人群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公益岗位的主要类型

公益岗位的类型多样,涵盖了多个领域。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公共管理类:如道路交通协管、治安巡防协管、市政管理协管等,主要负责维护公共秩序和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公共服务类:包括公共环境卫生、保洁、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清洁、安全的生活环境。

社会事业类:涉及社工服务、公共就业、养老护理、社会保障、课后服务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

设施维护类:主要从事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护等工作,确保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居民的文化体育需求得到满足。

社会治理类:如社区网格员、基层调解员等,负责社区治理和矛盾调解工作,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公益岗位的招聘与安置

招聘对象:公益岗位的招聘对象主要是就业困难人员,包括大龄失业人员、残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失地农牧民、长期失业人员以及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等。

安置原则:公益岗位的安置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能够得到合理的安置。

公益岗位的意义

公益岗位的设置对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供这些岗位,政府不仅能够帮助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问题,还能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公益岗位也是政府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