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理论名称 |
主要内容 |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
四个概念 |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条件反射 |
学习规律 |
获得: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 消退: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削弱,并最终消失 |
泛化: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 分化:辨别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并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 |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
学习的实质 |
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
学习的进程 |
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
三大学习规律 |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学习的实质 |
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 |
行为的分类 |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
基本规律 |
强化 |
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喜欢的)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
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厌恶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
惩罚 |
呈现性惩罚:呈现一个(厌恶的)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
移除性惩罚:减少一个(喜欢的)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
消退 |
有机体在作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 |
理论应用 |
程序教学、行为塑造、行为矫正 |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
学习的分类 |
参与性学习 |
替代性学习(也叫观察学习,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
模仿动机三种来源 |
直接强化(外部强化) |
替代强化 |
自我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