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行测

首页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行测

防患于未然是我国古代风险治理的精髓。被誉为中华文明之源头活水

华图公务员题库 | 2025-01-12 20:46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防患于未然”是我国古代风险治理的精髓。被誉为中华文明之源头活水的《周易》有“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之精义。《道德经》亦有“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说法。现在社会风险的复杂性、联动性、动态性更为明显,细微的、局部的风险隐患经过堆积叠加可能升级为重大风险、系统性风险和跨地域风险,风险预防制度应体现出动态化、差异化和综合化的特点。因此,应建构出适配风险治理的预防性法律责任。在风险动态过程中精细化责任适用的条件,灵活运用主体资格剥夺和限制、风险行为消除或禁止、风险状态管理等责任形式,通过前瞻性责任的设定以达到风险过程性预防。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应该:

  A.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现代治理的智慧

  B.在风险的动态管理中实现风险的多层级预防

  C.推进风险治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D.以“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型构风险预防制度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的观点。文段首先指出“防患于未然”是我国古代风险治理的精髓,从而引出“防患于未然”与“风险治理”两个话题,然后以《周易》和《道德经》为例进行举例论证,接着介绍了现在社会风险的特点,并指出风险预防制度应该呈现的特点,随后通过结论词“因此”引出文段重点,指出应建构出适配风险治理的预防性法律责任,最后进行具体解释说明,表明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对风险进行“前瞻性”的预防。文段为“分—总—分”结构,作者主要观点为倒数第二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为作者主要观点。

  因此,选择D选项。

  要点:

  A项:文段未提及“优秀传统文化”,无中生有。

  B项:文段未提及“多层级”,无中生有。

  C项:缺少话题词“预防”,话题不一致。

  来源: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模考(第四期)

公务员试题

  以上是安徽省公务员模考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202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安徽省考模考,安徽公务员模考,请继续查看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模考(第四期)试题题库或最新公务员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