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分值:1)
唐诗宋词中关于江南如画美景的诗句,可能让今天的人们以为江南是大自然的恩赐,纯属天然造化之物。事实上,远古时期的江南并非宜居之地,今天的江南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改造利用自然的结果。为了防范水灾水害,人们通过建造海塘,将滨海低地的不良自然条件改造为农业生产区域,不断改造人工河道,形成了依水而居的人居环境形态。江南水乡古镇见证了人类对湖泊湿地这类环境的适应,以及对其进行持续改造直至成为宜居区域的过程。对太湖流域塘浦圩田系统的不断优化及其独特的土地利用模式,是江南水乡古镇以及“城市—市镇—乡村”聚落体系发展繁荣的基础,展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智慧。
下面哪项符合作者主要观点:
A.打造智能化、便民化的江南水乡古镇
B.诗画江南是古代先民开发自然的成就
C.加大推广太湖流域塘浦圩田系统的使用
D.先人以勤劳和智慧,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唐诗宋词让今天的人们认为江南美景是天然产物,然后通过“事实上”进行转折,引出文段的重点,即今天的江南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改造利用自然的结果,随后进行解释说明,最后以“太湖流域塘浦圩田系统”为例论证如今江南美景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结果。文段结构为“分—总—分”,主旨句为第二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作者观点。
因此,选择B选项。
要点:
A项:“智能化、便民化”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
C项:“太湖流域塘浦圩田系统”为举例论证内容,非重点。
D项:缺少核心关键词“江南”。
以上是安徽省公务员模考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202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安徽省考模考,安徽公务员模考,请继续查看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模考(第6期)试题题库或最新公务员试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