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面试试题

首页 > 安徽公务员考试 > 考试题库 > 面试试题

2025年5月18日安徽省公务员面试题及解析(考生回忆版)

安徽华图 | 2025-05-19 09:20

收藏

2025年5月18日安徽省公务员面试题及解析(考生回忆版)

  1.请结合上述表格,评价政府回应,并给出相应建议。

群众问题 政府回应
1.女辅警下井救了一个孩子,要求其转正 已经给予表彰,转正需要走流程,进行考核
2.群众反映小吃街有安全隐患 每天巡查两三遍,发现小摊贩不容易,不予处罚
3.群众要求公示罚款依据和相应条例 执行都是根据法律进行的,希望群众能理解

  【参考解析】

  各位考官,首先政府对群众关心的问题都给予了及时回应,这点值得肯定,但是在回应的过程中,存在官本位思想,并没有从群众的关切问题入手,看似做了回应,但是解决办法缺乏创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针对群众要求给下井救孩子的女辅警转正,政府对女辅警的见义勇为行为进行了表彰,体现了对善行的鼓励和认可,符合弘扬正能量的治理导向。但是转正流程的僵化可能削弱激励效果。虽然程序公平需遵守,但完全依赖“常规考核”可能让见义勇为者的奉献精神缺乏特殊关怀,容易引发“好人难得好报”的舆论质疑。因此建议政府回应时应该认真考虑群众的诉求,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应该对转正流程灵活处理,在坚持转正流程的前提下,可为见义勇为者设立“绿色通道”,如加分优先录取,或通过专项奖励,如一次性补助、荣誉津贴弥补程序限制,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

  2.关于小吃街安全隐患问题,政府的做法属于柔性执法的范畴,对小摊贩采取“不予处罚”的柔性管理,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生计的包容,符合“放管服”改革中优化营商环境的方向。但是也应该认识到仅靠“每日巡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可能因管理缺位导致问题积累,长期来看既威胁公共安全,也可能因事故引发更严重的追责风险。因此,政府采取“首违不罚”的政策可以理解,安全隐患治理需“疏堵结合”,疏,即是联合社区规划集中摊位区,提供低成本合规经营场所;组织安全培训,发放简易消防设备。堵,指的是对拒不整改的摊贩采取分级惩戒,如警告、限时整改、取缔等,而非“一刀切”不处罚。

  3.关于罚款依据公示问题,政府回应强调“依法执行”体现了程序意识,试图维护执法权威性。但是回避公开的具体依据,可能加剧群众对执法透明度的质疑,损害政府公信力。法治社会要求“以公开促公正”,模糊回应易被解读为“懒政怠政”。因此政府在公布罚款依据时,应明确具体法律条款。在政务平台开设“执法公示”专栏,定期更新典型案例说明,将“依法执行”转化为“依规可视”。

  总之,面对群众的质疑,政府应积极回应,也应该创新政务手段,真正让人们满意。

  2.我市开展大型活动,进行交通管制,有人生病需要去医院,有人说大型活动,没有公示,要求放行,不配合。你作为现场执勤民警,会怎么处理。

  【参考解析】

  各位考官,作为现场执勤民警,面对交通管制期间群众因各种原因不配合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可能会影响干群关心,也会影响群众的生命安全,我应该及时判断,做出说明,解决群众问题,避免舆情的进一步扩大,具体我会这样来处理。

  第一,我会第一时间快速核实情况,优先保障生命安全:我会立即查看病患状态,初步判断病情紧急程度,如意识不清、严重外伤等情况。若情况危急,我会迅速联系现场指挥中心或上级部门,说明情况紧急,请求临时调整管控措施,如单向放行、设置应急出口,确保车辆最快通过。若附近有巡逻警车或志愿者车辆,可协调其协助送医;同时提前拨打120电话,联系医院提前准备接诊,缩短救治时间。但是如果病情并非特别紧急,我也会和患者说明情况,希望他暂时等待或者绕道而行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二,耐心沟通,化解矛盾:面对有人说大型活动没有公示的情况,我会查看公示情况,如果确实没有公示,我会向群众致歉,并指出会把相关反应的问题上报领导,如果是存在公示的,只是群众并没有知晓,看到公示,我也会将公示内容展示给群众,希望群众能够配合。

  在整个处理的过程中我应该保持平和语气,倾听当事人不满原因,简要说明交通管制是为保障活动安全,非针对个人,我也会积极帮助群众规划路线,帮助其更快到达目的地。

  在管制结束后,我也会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反馈,争取在下次路面管控时做好提前公示,及时通知群众绕道。同时,我也会提高自己应急处突能力,避免群众不知情而引发的舆情事件的发生。

  3.开展白色污染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只有三天筹备时间,目前发现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参与度低

  第二个问题:人手不够

  第三个问题:经费紧张

  请结合上述问题,谈一谈开展此次活动的宣传思路。

  【参考解析】

  组织白色污染主题宣传活动,在三天筹备期内,面临参与度低、人手不足、经费紧张三大问题,需采取“轻量化、强联动、重实效”的策略,具体思路如下:

  第一,针对参与度低问题。我会采取线上裂变传播。设置短视频+社交激励,我会制作30秒对比视频。比如,白色污染危害 vs 环保替代品,在抖音、微信群传播,嵌入“转发抽奖”(奖品为环保帆布袋),利用社交链扩大覆盖。同时,设立社群打卡激励,我会联合社区发放“减塑打卡”,居民每日拍照记录减塑行为可兑换鸡蛋、洗衣液等生活用品,增强持续参与感。此外,我还会推行线下场景化互动活动。设置“旧衣改造DIY角”,邀请环保达人直播教学,参与者可带走改造作品,同步发起“我的减塑行动”话题,提升趣味性。

  第二,针对人手短缺问题。一方面,资源相关整合。在核心团队上,我会安排3名固定成员负责统筹,比如,文案、外联、执行等事项。在志愿服务上,我会联动环保协会、高校社团招募20名志愿者,承诺颁发电子证书;发动社区网格员动员楼栋长通过业主群扩散信息。另一方面,采取模块化分工。将任务拆解为“线上运营”“物料设计”“现场执行”等模块,通过腾讯文档在线协作,减少线下聚集时间,提升效率。

  第三,针对经费不足问题。一方面,我会采取“以物换宣”模式改进。我会联系本地环保企业赞助礼品。比如,如可降解包装袋等,换取品牌露出。同时,与超市合作,在宣传点设置“自带购物袋积分换折扣”展架,分摊成本。另一方面,推行零成本传播。我会组织志愿者在社区墙面绘制“塑料垃圾降解时间表”科普墙;旧物改造,用废弃塑料瓶制作活动签到板、标语,强化主题代入感。

  第四,长效机制,扩大影响。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也会采用快闪活动引流。在商圈设置“白色污染警示屋”,堆积塑料袋雕塑、VR海洋污染体验,同时,扫码承诺减塑即可领取环保袋,同步邀请市民拍摄短视频,上传本地媒体,进一步扩大传播。活动后整理案例,向政府申请环保补贴;发起“21天减塑打卡”线上活动,延续影响力。

  总之,我相信,通过以上思路,能够在三天内实现破圈传播,兼顾短期效果与长期环保意识培养。

  4.导航的核心作用是提供精准定位与高校路线指引,同时通过实时信息增强安全性。人生也需要导航。请以“提升人生导航能力”为主题,即兴讲一段话。

  【参考解析】

  各位朋友:

  人生如一场未知的远行,导航不仅是技术的工具,更是生命的隐喻。真正的“人生导航能力”,不是被动等待指令,而是主动校准方向、动态调整路径的智慧。

  第一,校准“人生定位”。导航的第一步是输入目的地,而人生的起点,是清醒认知自己的价值观与终极目标。有人忙于追逐热门赛道,却迷失在他人定义的“终点”中;有人困于当下焦虑,却忘了抬头看星空。真正的导航者,会像北斗系统一样,在浮躁世界里锚定内心的“经纬度”——是追求物质丰盈,还是精神丰盈?是攀登事业高峰,还是深耕一方天地?定位越清晰,人生地图越少盲区。

  第二,绘制“弹性路径”。导航的智慧在于“避堵”与“择路”。人生的困境往往在于执着单一路线:考公失败就否定人生,创业受挫便一蹶不振。但真正的导航思维,是像河流一样懂得绕过巨石,积蓄力量奔向大海。敦煌莫高窟的画工们,若只固守洞窟临摹,如何开创飞天艺术?王阳明龙场悟道,正是放下科举执念,在绝境中开辟心学新路。人生的弯道,往往藏着意想不到的机遇。

  第三,激活“动态感知”。智能导航的实时更新,对应着人生的危机预判与适应力。疫情中的餐饮从业者,若只哀叹堂食关闭,终将倒闭;但有人转型预制菜,有人做社区团购,用新地图打开生路。这需要我们像地质雷达般敏锐——捕捉行业趋势的“地质变动”,感知情绪风险的“地壳裂缝”。更重要的是,把每一次挫折标注为“地形复杂区”,在复盘中升级自己的“导航算法”。

  朋友们,科技的导航可以升级版本,人生的导航却需要终身修炼。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的“人生算法工程师”:用目标校准罗盘,用韧性拓宽赛道,用智慧穿透迷雾。毕竟,最好的导航系统,永远是心中那座不灭的灯塔。谢谢!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