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试题题库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资格 > 试题题库

2019下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心理健康《考试不焦虑》试讲稿

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 | 2020-01-05 09:28

收藏

  2019下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心理健康《考试不焦虑》试讲稿

  1.题目:高中《考试不焦虑》片段教学

  2.内容:面临着高考压力,考试焦虑似乎成为大部分高中生的“常客”,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坦然面对考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

  3.基本要求:

  (1)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2)重点掌握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3)设计板书。

  【试题解析】

  一、案例导入,激起共鸣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个与学生考前焦虑有关的案例,提问学生:你是否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这种情况对你造成了哪些影响?这种状况是否有好转?

  二、心理测试,了解自身

  测试一共20题,根据自己的情况每题选择一个选项。A.从未有过B.偶尔有C.经常有D.总是有。他们分别代表0分、1分、2分、3分。以下是部分题目:

  1.考试之前我寝食难安。

  2.考试之前我感到浑身发僵。

  3.考试的时候我感到十分紧张。

  4.考试前我担心自己发挥失常。

  5.我越努力答卷,就越觉得头脑混乱。

  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算出每个学生的分数,分数越高,代表焦虑程度越高。

  三、规律探索,认清焦虑

  教师通过讲解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焦虑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0

  三、探寻方法,克服焦虑

  (一)放松、冥想

  教师指导语:请各位同学闭上眼睛,挺直脊椎,找到你自己觉得最轻松的姿势,调整好呼吸。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听到周围的一些声音,但是这不会影响你的放松,现在请你想象一下,当你呼气的时候,是把你生活中的紧张和疲劳统统聚集起来,呼出去,吸进来,呼出去,吸进来,呼出去……

  随着你呼吸的调整,你会越来越放松了,现在请你想象一下,你来到了一个景色美丽的小溪边(播放溪流声背景音乐),这里有绿绿的草地,草地上开放着各种颜色的鲜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二)合理归因

  教师出示一些两歧图形,如下图所示:

0

  教师总结: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到的点就不同。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归因:客观分析成败原因,不主观臆断。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把原因全部归结为外部因素。

  (三)积极暗示——被冻死的工人

  教师讲述案例《被冻死的工人》:一个下班即将回家的工人不小心被关在冷藏库里,第二天被人们发现时已经死亡,令人惊奇的是,那天晚上冷藏库根本就没有通电,只是常温。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会进行一些积极暗示,而不是消极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表现为用肯定的语言来表达。如“我很放松”“我很自信”“我一定可以成功”,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是“我不紧张”“我没准备好”“我不能失败”等等。

  (四)沟通排解

  现场模拟考前场景,学生自由选择倾诉对象,自由表达自己对即将来临的考试的感受。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善于将自己的压力通过沟通的方式稍加排解。

  【板书设计】

  考试不焦虑

  1.冥想放松——调整呼吸、放松肌肉与大脑

  2.合理归因——客观看待考试

  3.积极暗示——相信自己

  4.沟通排解——情绪宣泄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