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数字出版的发展(新闻传播学)
一、数字出版的兴起
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对出版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光、电磁载体的不断产生和迅速发展,并推动数字出版活动成为一种新型的出版业态。
国外数字出版的兴起:
国外数字出版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书目数据库建设,以1959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卫生法律中心建立全文检索系统为标志。1974年,美国《纽约时报》建立了报纸的电子化资料库,将该报登载的文章存储于计算机之内,并向公众提供联机信息检索服务。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上最大的联机信息检索服务系统一—DIALOG系统诞生。1987年《圣何赛信使报》以网络出版形式在全球首次发行。但总的来看,世界范围内数字出版的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快速崛起之后。
二、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的情况
1.我国数字出版发展历程:
我国数字出版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因特网,随着1995年中国公用计算机交互网的正式开通,互联网建设的热潮兴起。1996年,国家教委主办的《神州学人》创刊,并通过中国教育与研究网向全球发行,标志着中国第一份网络报刊诞生。1999年10月,人民出版社将《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制成网络版,并通过人民时空网第一次成功地实现销售,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图书出版的开始。2004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了首批50家互联网出版机构,标志着数字出版在我国正式成为一种新的出版业态,我国的数字出版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2.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的特点:
(1)发展势头强劲;(2)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3)投入和产出矛盾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