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宋代文学(汉语言文学)
一、北宋诗文
1.欧阳修的文学革新主张
重视诗歌的美刺劝戒作用,反对无病呻吟;主张诗歌语言平易充实,反对怪诞奇涩;“诗穷而后工”说。
2.欧阳修诗歌的风格
欧诗受韩愈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散文手法和议论入诗。然而欧诗并不对古人亦步亦趋,仍然具有自家面目。欧诗中的议论往往能与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所以得韩诗畅尽之致而避免了其枯燥艰涩之失。例如《再和明妃曲》议论精警,又富有情韵。欧诗的散文手法主要不是体现在句法上,而是借鉴散文的叙事手段,如《书怀感事寄梅圣俞》叙述宴游经历,平直周详,深得古文之妙。
3.王安石散文的风格
王安石的散文大多是直接为其政治服务的,这些作品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例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等,对宋王朝的现实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从而证明实行变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堪称新法的纲领。又如他的学术论文《周礼义序》、《诗义序》等,都是为配合新法而推行的新学而作,也具有同样的特点。
4.王安石诗歌的特点
王安石的创作历程可以成前后两期。前期的王诗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后期王安石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正是这些诗使王安石在当时诗坛上享有盛誉。
二、北宋前期词
1.晏殊、欧阳修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晏殊词写男女恋情已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包含的轻供艳治的杂质,而显得纯净雅致。如《浣溪沙·一曲新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与晏殊相比,欧阳修对词的新变成分要多些,主要体现在: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如其词《蝶恋花·庭院深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在此,晏殊、欧阳修提高和深化了词艺。
2.范仲淹、张先等人对词境的开拓
范仲淹为词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
张先创造了不少脍灸人口的抒情写景名句,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用词应酬,扩大了词的使用功能;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加强了词的纪实性和现实感。使词像诗一样也具有表现创作主体自我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功能。
3.柳永词的新变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词至柳永,体制始备。柳词在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向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苏轼
1.苏轼的人生观
首先,良好的家庭环境赋予他深刻的儒家思想。其次,坎坷的任途生涯又令苏轼的思想充满着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第三,浸染释、道的思想又令苏轼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第四,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是其人生观的最终表现形式。总体看来,苏轼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与苏轼的审美人生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是在其人生的坎坷中慢慢的积累并最终形成的。他一生中几乎绝对离于仕宦人生,沉浸和陶醉在他自己的审美人生中,一生游历于千古风流人物之间,让我们后人世代仰望。
2.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由长于议论到精于思辨;由重在传道义到重在写性灵;由容与闲易到灵动活脱,舒卷自如。
3.苏轼诗歌的思想内容
强调“诗须要有为而作”;主张诗贵传神;崇尚“天工与清新”。
4.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苏轼的词是宋词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他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向来诗人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这就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这便是苏轼对宋词的最大贡献。而这种新的词风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对同时代的和后世的作家形成深远的影响。以苏轼为中心的元佑词林,代表着北宋词坛的鼎盛气象,一时名家辈出,如秦观、黄庭坚、陈师道、王安石、谢逸等,都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词作品。
四、江西诗派
1.黄庭坚诗歌的人文意象
黄庭坚诗中的“人文意象”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直接对与人的文化活动有关的物象的吟咏,如书画作品、亭台楼阁、文房四宝等充满浓郁人文色彩的物象,代表作如题画诗《题竹石牧牛》,描写亭台的《登快阁》等。其二是对自然物象中的一些动物的描写,诗人不是将其直接放到自然界中去描写,而是从古代典籍中摘取有关字句或典故去间接描写,带有鲜明的书卷气。
2.江西诗派的形成与演变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黄庭坚及诗派中的二谢等11人是江西人,所谓“宗派”,原是禅宗的名词,可能因当时禅宗流行,黄、陈等人习禅甚深,所以吕本中借用这个名词来称呼诗派。
黄庭坚、陈师道去世以后,诗坛空气趋于凝固。经过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努力,宋诗的特征已基本定型。黄、陈法度森严的创作更为青年诗人提供了法则和规范,而严酷的政治局势又从外部促使诗人的心态更加内敛。于是,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这也是当时整个诗坛的倾向。
突然发生的靖康事变打破了诗坛的沉闷空气。崛起于东北的金国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灭辽,第二年就攻陷汴京。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淮河以北成为金的领土。在短短两年之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事变,金兵的铁马胡筛彻底打破了诗人们宁静的书斋生活,整个诗坛震惊了,代表诗坛风气的江西诗派因此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五、北宋中后期词
1.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一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颖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此外还有《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鸣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等。
2.秦观
秦观(1049年一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代表作品有《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3.贺铸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
代表作为《青玉案·横塘路》、《浣溪沙》、《捣练子·杵声齐》、《思越人》等。
4.周邦彦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六、李清照
1.李清照“别是一家”的词论与女性情怀的展示李清照的“别是一家”的观点出自其《词论》一文。《词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关于论词的文章,其中追溯了词的发展,兴起直至对词坛宿将的批评,其中提出的“别是一家”说是李清照在考查了数百年词的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关于词之文体和题材及主题之规定性的一个鲜明判断,其中提出了词的见解和要求,包括词的高雅,浑成,协乐,典重,铺叙,故实等特征。李清照词论维护了词的艺术体性,维护了词的传统风格。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的心理感受,独特的艺术视角,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又复杂的女性世界,从才女闺阁中传播出一声声真实的闺音,并使得这闺阁之音显得更加委婉、细腻、真挚、动人。这主要表现为:才女思春的浪漫直率表达;思夫离情的真切叙说;寂寞婚姻的愁苦自怜。七、南宋词
1.陆游诗歌的特点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2.杨万里的“诚斋体”
诚斋体因杨万里而得名。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要素之二是杨万里做诗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
七、辛弃疾
1.辛弃疾的创作道路
辛弃疾既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他的人生理想本来是做统兵将领,在战场上博取功名,但由于历史的错位,只得“笔作剑锋长”,转而在词坛上开疆拓土,将本该用以建树“弓刀事业”的雄才来建立词史上的丰碑。
辛弃疾写词,有着自觉而明确的创作主张,即弘扬苏轼的传统,把词当作抒怀言志的“陶写之具”,用词来表现自我的行藏出处和精神世界。他也实现了自我的创作主张,空前绝后地把自我一生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和精神个性完整地表现在词作中。与虎啸风生、豪气纵横的英雄气质相适应,辛弃疾祟尚、追求雄豪壮大之美,“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即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他的审美理想。情怀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飞动,境界的雄伟壮阔,语言的雄健刚劲,构成了辛词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
2.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英雄形象的塑造和自我形象的展示;失意不平,愤慨难抒的人生感悟及对心灵深处的内部的扩展;对田园生活隐逸情趣词境的拓展;富有哲理化的爱情诗。
3.辛词的艺术成就
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发展。直至南渡之初张元干、张孝祥、叶梦得、朱敦儒等人以抗金雪耻为主题的词,才较多继承了苏轼的词风,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他们的这一类词作,主要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内心激情所支配的结果,而没有成为有意识的艺术追求,也没有更大幅度地向其他题材拓展,所以成就不是很高。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