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

安徽华图 | 2020-03-10 14:12

收藏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相互关系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种,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选择的复杂性

  经济政策不是只考虑这些目标中的某一目标,而是要同时实现这些目标。经济政策就是为了同时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手段和措施。应该说,上述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或者确定重点政策目标,或者对目标进行协调。当我们不考虑对外贸易,且把问题的考虑限定在短期和静态条件时,则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就包括两个,即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围绕着这两个目标而提出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

  二、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效果

  (1)挤出效应与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在IS-

  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需求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

  (2)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地位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运用财政收入和支出来调节经济:财政政策推动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财政政策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

  (3)国防费的功能

  一是适应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需要,适当增加高新武器装备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投入。

  二是推进部队后勤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官兵工作生活条件。

  三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缓解物价上涨影响,适当调整部队维持性费用。

  四是推动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提高部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二)财政政策工具

  (1)财政政策的一般定义。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2)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政府通过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公债,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使之社会总供给相均衡,从而使社会与经济既不发生经济萧条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

  (3)自动稳定器的含义。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资本主义经济中,无需经常通过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而有助于减轻就业水平、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的波动,使其自动趋于稳定的减震器。

  (4)功能财政思想。功能财政的基本思想是不以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

  三、货币政策

  (1)现代银行制度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商业银行居主导地位,除此之外,专业银行也有较快的发展。专业银行是指专门从事指定范围内的金融业务、提供专门金融服务的银行。专业银行一般有其特定的客户群和业务范围.

  (2)关键名词解释

  再贴现率:再贴现率亦称"重贴现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用已同客户办理过贴现的未到期合格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行贴现时所支付的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是指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之一。

  (3)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①货币政策具有外部时滞性:就是说政策产生效果需要一段时间(至于时间的长短则是大家比较争议的问题),因此可能错失时机,导致相反的效果。②货币政策的实施要看市场的开放程度,货币政策要考虑国际资本的流动问题。

  ③货币政策还要考虑货币的流通速度,流通速度越强货币需求越多,流通速度越弱货币需求就越小,这样的原因可能导致货币的供给无法跟上需求。④货币政策应对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有效,而对成本推动的效果甚微,对于经济紧缩时效果不明显。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