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经学重整与唐代儒家哲学(哲学)
1.韩愈的道统论
①“道统”之名尽管后起,但其史料来源却甚古。早在春秋时期,孔子便常言及尧舜传授的脉络。战国时期,孟子以传统阴阳五行理论来整饰尧舜授受源流。根据此等资讯,孟子提出了一个在文化史上引人注目的命题,叫做“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孟子的这种观念是韩愈建构“道统”说的基础。
②韩愈的“道统”说:韩愈站在儒家立场上叙说“道统”。他指出,道统传授经历了许多阶段。从内容来说,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不过他作了一些新的解释,将孔孟本心本性的仁义上升到哲学形上的架构之中。
③出于维护儒家思想的立场,韩愈极力宣扬传统伦理秩序,以此来对抗佛教与道教的势力。
2.李翱复性说
(1)性善情恶 (2)“复性说”的意义
李翱认为人的情感源于妄思妄虑,要去除“妄情”就应取消妄思妄虑。“
“知本无有思,动静皆离”李翱复性的功夫显然有取于禅宗。
3.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论
刘禹锡与柳宗元二人经历相似、相知,以“刘柳”并称;著有《刘宾客集》,其中《天论》上中下三篇是其哲学代表作。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是唐朝由盛转衰之时具有儒家倾向的思想家,着重讨论了“天人关系”的问题,对传统天人观作了理性化分析,也为后来理学束缚性提供了思想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