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分值:1)
32 、英国有着高福利的传统,1601年英国引入世界首部《济贫法》,1948年依据《贝弗里奇计划》,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承诺提供“从摇篮到坟墓”全天候福利保障制度服务。但随着经济不景气、尤其是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英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目前已达16%,养老金严重入不敷出,目前养老金缺口已达GDP的26%。养老金改革合情合理,但这无疑触动了国民养老费用的奶酪,遭到强烈反抗也在情理之中。显然,福利制度的刚性特征使得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描述英国养老金改革计划举步维艰的状况
B.揭示人口老龄化对英国政府提出的新要求
C.反思英国实行全天候福利保障制度的弊端
D.分析英国高福利传统难以为继的客观原因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引出“英国高福利传统”这一话题,之后通过几部法律进行阐述。接着通过转折词“但”指出在“经济不景气、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英国养老金入不敷出”这一问题。然后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即英国养老金改革,并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指出养老金改革遭遇的两个阻力:一是触动国民养老费用的奶酪,二是福利制度的刚性特征。尾句通过“显然”总结前文,强调养老金改革困难。文段结构为“分—总”结构,主旨句是最后一句,重点强调养老金改革难。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要点:B项:“新要求”无从体现。C项:“反思”无从体现,文段只描述了“英国实行全天候福利保障制度的弊端”,但并没有“反思”。D项:“分析客观原因”是论证部分的内容,非重点。
以上是2014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题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题,内蒙古公务员试题,请继续查看2014年0412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试题题库或最新公务员试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