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行测

首页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行测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

华图国考题库 | 2023-07-19 06:26

收藏

  题型:单选题(分值:1)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或者说在一个群体中,个人做出理性选择却往往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涉及囚徒困境的是:

  A.甲和乙公司在广告竞争中有两个选择,一是达成协议,都减少广告的开支;二是分别增加广告开支,提升广告质量,压倒对方。甲不信任乙方,私下增加广告开支,乙公司得知后也投入大量资金提升广告质量,两公司陷入广告战

  B.甲和乙两国有两种选择,一是增加军备,二是达成削减武器协议。两国都为了后续能够合作共赢,最终达成协议,削减军备

  C.自行车赛中有以下情况:选手们在到终点前的路程常以大队伍方式前进,这样自己不至于太落后,又出力适中。而最前方的选手在迎风时是最费力的,但甲为了能够夺冠,从一开始就选择在最前方的位置

  D.报亭既无管理员也不上锁,买报纸的人有两个选择,一是自行放下钱后拿走报纸;二是取走报纸却不付钱。但大家认识到如果每个人都偷窃报纸会造成很多有害结果,所以这种情形很少发生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②在一个群体中,个人做出理性选择却往往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甲不信任乙方,私下增加广告开支,乙公司得知后也投入大量资金提升广告质量,符合“个人最佳选择”,导致“两公司陷入广告战”,符合“并非团体最佳选择”,符合定义;

  B项:两国都为了后续能够合作共赢,最终达成协议,削减军备,不符合“并非团体最佳选择”,不符合定义;

  C项:甲为了能够夺冠,从一开始就选择在最前方的位置,不涉及“团体最佳选择”,不符合定义;

  D项:大家认识到如果每个人都偷窃报纸会造成很多有害结果,所以这种情形很少发生,不符合“并非团体最佳选择”,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来源: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考第十一季

国考试题

  以上是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2024年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行测模考,请继续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考第十一季试题题库或最新国考试题题库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