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分值:1)
“春秋笔法”也称“微言大义”,因孔子写《春秋》时首次使用而得名。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是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在文中作判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未运用“春秋笔法”的是:
A.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杀指无罪而杀,弒指以下犯上,诛指有罪、有理而杀)
B.郑伯克段于鄢。(左丘明作传曰:“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
C.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诸侯朝见天子叫“觐”,天子接见诸侯才称“召”)
D.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是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在文中作判断。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结合括号内的内容,该项中用“诛”,说明伐纣有理,体现了作者的褒贬之意,符合定义;
B项:结合括号内的内容,该项中用“郑伯”“克”“段”,体现了作者的褒贬之意,符合定义;
C项:结合括号内的内容,该项中用“召”,说明周天子式微,体现了作者的褒贬之意,符合定义;
D项:该项并未体现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而是直接表达,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以上是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2024年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行测模考,请继续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考第二十七季试题题库或最新国考试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