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面试备考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招聘备考 > 教师面试备考

教师招聘高中语文《红烛》教案

安徽教师招聘网 | 2024-01-29 00:07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梳理诗歌层次结构,体会诗歌情感的变化;

2.理解红烛意象表达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3.能够结合自身经验,理解“青春的价值”;

4.学会运用意象表达感情的手法,尝试写作诗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诗歌中的情感矛盾为抓手,探究诗人内心丰富而复杂的价值诉求。

难点: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体悟“红烛”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

朗读体会法、引导启发法、讲授法、诵读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音频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之初,教师播放《七子之歌》的音频,引入作者:这首歌是由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先生作词的。1925年,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然而他回国所看到的,是祖国母亲的七块土地被列强野蛮占领,于是诗人悲愤的写下这首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并广为传诵。闻一多不仅是一位诗人, 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红烛》是他的另一首著名的爱国诗歌,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诗。由此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人论世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烨,字友三,后改名一多,湖北黄冈市浠水县人。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早期领导人,坚定的革命志士。他是中国现代诗歌新月派的代表诗人。1912年闻一多考入清华,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主要作品有《红烛》《死水》。1925 年闻一多留学美国,当时中国正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侵蚀压迫,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闻一多时刻心系祖国,写下了这首诗。诗歌《红烛》是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的序诗。

2.朗读指导

(1)注意情感基调:热烈深沉且富有激情,刚劲有力。

(2)注意诗歌朗读的停连:如在第一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中,需要停顿,语气舒缓。

(3)注意诗歌朗读的轻重:如“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强调“红”的特点,“红”字需要加重语气朗读,把诗人的恳切读出来。

(4)注意诗歌朗读的语调:朗读时语调要有抑扬顿挫。

3.诗歌形式

提问:《红烛》和第二课其他三首诗歌在形式上有何明显的区别?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同桌讨论。

明确:相对于其他三首诗歌,《红烛》的形式相对齐整,节和句相对匀称。每一节都以“红烛啊!”来开头,情感在节句间层层递进。诗中感叹词的回环使用,诗句长短错落形成节奏美。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引用诗句是为了确立诗歌的整体基调,为之后的情感的宣泄做铺垫。假如诗人在开头就大肆地表达“红烛啊!”的热烈的情感,这未免有些突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原意是表达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在这里是借用文学作品中蜡烛牺牲和奉献的象征意义,说明了诗人对蜡烛“烧蜡成灰”的高度认可。下文是诗人对红烛的逐渐认识以及情感的层层递进。

2.提问:“红烛”与“蜡炬”这一古典意象有何不同?诗人赋予蜡炬新的含义,这新的含义是什么?红烛相较于蜡炬多了色彩——红色。红色有何特别的象征意义?

明确:“红”象征着赤诚。红烛的“红”是诗人眼中理想的颜色,也就是诗人理想的赤诚,这份赤诚结合诗人的内心即理想的人格。由此可知,红烛的颜色隐喻着诗人理想的人格。.

古人多用蜡烛来表达自己的思念或离别伤感之情。古典意象中蜡炬的牺牲奉献蒙上了一层悲伤、悲哀之感,而红烛的情感色彩是壮美的。

3.提问:诗歌的语言独具特色,这首诗每一节反复地以“红烛啊!”开头,“红烛”作为解读文本的关键词,它在每一节中是以什么形式呈现的?

明确:这首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红烛,而且更多的是一种隐喻。

诗歌的第一节是关于红烛颜色的隐喻,红烛的“红”象征着赤诚,隐喻着诗人理想的人格。诗歌的第二、三节描述的是红烛的结构隐喻,将红烛的烧蜡成灰比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诗歌的第四节开始,诗人赋予红烛使命,寄予它热烈的期望,这是红烛的功能隐喻。

4.提问:第二节诗人以设问的形式发出疑惑思考,该如何理解?

明确:诗人将红烛拟人化,连续三个问句表示诗人对红烛的疑问。烧蜡成灰是红烛的属性,诗人运用反问的语气更强烈地提出既然蜡是红烛的躯体,火是红烛的灵魂,烧蜡成灰才能烧出它的光来,这是自然的法则。这里是将红烛的形体隐喻红烛烧蜡成灰释放光芒的属性,即通过牺牲自己带来光明。

5.提问:其中,诗人呐喊道“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这里“烧破”“烧沸”“捣破”三个词好在哪里?

明确:“破”字具有冲击力,能够体现红烛燃烧的彻底以及其燃烧的力量之大。“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体现翻滚、汹涌之态。蜡烛要烧沸世人的血,激发他们的情绪,使他们为改变黑暗的现实而奋起。

6.提问:在第五节到第八节中,诗人提出疑问“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这句话怎么理解?

明确:燃烧是红烛的使命,红烛是拟人化的形象,代表诗人。红烛是具有情感的人的形象,红烛燃烧之时便是他伤心流泪的开始。红烛越是伤心流泪,它的形象就越伟大。“流罢!”表示了坚决,要照亮这个黑暗的世界,只能彻底地流泪。

7.提问:在诗歌的最后,诗人对红烛无私奉献的精神做了总结——“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个“问”字有何意义?

明确:所谓耕耘指辛勤的劳动,诗人以此勉励自己要像红烛一样燃烧自己放出光芒,为所信奉的主义奉献一生。以“问”直抵灵魂,将红烛的精神作为一生的信条和追求。前后有两个问,“但” 字用来强调后半句之“问”,体现了“耕耘”的重要性。

8.提问:你认为不同方面的隐喻对构成和生成作品的意境有何作用和效果?

明确:“红烛”是这首诗的诗眼,它是贯穿全诗的主心骨。诗人主要运用隐喻的修辞手法,从红烛的颜色隐喻、形体隐喻、功能隐喻、使命隐喻等几个方面建构起语篇,赋予诗篇深远的含义。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红烛》是一首咏物诗。咏物,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闻一多借“红烛”这一意象,言了何志,抒了何怀?

要求:结合时代背景,感受诗人情怀。

点拨: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牺牲自我;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各种苦痛;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价值诉求,追寻将个体无私奉献于并不美好的时代的决心……红烛的这些品质,代表的是诗人内心中秉持的价值观念。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社会大变革中,诗人怀揣赤诚的爱国爱民之心,可能通过自身的奉献而唤醒世人沉睡的灵魂,为世界带来“慰藉的花儿”和“快乐的果子”。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结合《红烛》,请学生谈谈对“青春的价值”的思考。

(六)实际演练,布置作业

1.课外选读《红烛》诗集中的其他爱国诗歌,下堂语文课上进行朗诵比赛。

2.学写一篇以爱国为主题的现代诗歌。

五、板书设计

0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