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聘备考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招聘备考

教师招聘中学历史笔试试题8

华图教师网 | 2024-10-31 10:26

收藏

  36.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 )。

  A.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B.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

  C.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 D.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37.小篆的字体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写起来并不方便。秦朝后期,出现了一种较为草率的新字体。这种新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差役(皂隶)、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可见,隶书的形成( )。

  A.反映了生产实践对政治的影响 B.折射出政治文书刻写材料的变化

  C.适应了大一统政治发展的需要 D.表明汉字符号化特征进一步削弱

  38.公元前115年,桑弘羊提出“均输”方案,规定:凡各地应贡物品,一律改折为当地出产的物品抵充,然后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后来,西汉政府又于京师设平准机构,贱时买进物资,贵时卖出。上述措施( )。

  A.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B.加重了农民赋税负担

  C.旨在限制商业发展 D.有利于消除各地经济差异

  39.据历史记载,汉初封功臣为候,“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候大者至三四万户,小者自倍,富厚如之”。这一变化表明( )。

  A.封建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受到了冲击

  C.编户制度保证了国家的税收 D.人口膨胀冲击了经济秩序

  40.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其延续下来的丝路精神成为各国互惠、共生的推动力。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

  3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通过重用儒生及设置太学教授儒学等措施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此后儒学一枝独秀,因此这不利于学术的自由发展,D正确;A错误,汉武帝确立儒学正统地位,而材料中的时间超出其范围;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世俗化”;C错误,太学中主要教授儒学,未见的培养“实用人才”。故本题选D。

  3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统一。C.由材料中“小篆……写起来并不方便”“较为草率的新字体”等信息可知,新字体较之小篆更方便书写,可见新字体的出现实际上反映出文字书写量增多对书体变化的要求;而“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差役(皂隶)、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的信息说明,文字书写量的增多与专制主义集权政治发展相关。综合分析可知,隶书书写相对小篆而言更便捷,隶书的形成主要适应了大一统政治发展的需要,故C正确。A.材料体现的是政治对书体的影响,而不是生产实践对政治的影响,故A错误。B.材料没有涉及书写材料的变化,故B错误。D.小篆变为隶书体现了汉字符号化特征的增强,不是削弱,故D错误。故本题选C。

  3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从材料“提出‘均输’方案”“又于京师设平准机构”中可以看出,西汉推行的均属平准政策,有效调剂物资供应,控制市场,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农民负担的问题,故B项排除;C项包含在A项之中;D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故本题选A。

  3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A.依据材料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西汉初到文景时期封侯所辖的户数大幅增加,而文景之治促进了西汉社会经济的恢复,故封侯所辖的户数大增表明了当时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故A正确。B.西汉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错误。C.材料只反映了封侯所辖的户数,没有体现封建政府的编户制度。故C错误。D.材料内容业无法体现当时的经济秩序被冲击。故D错误。故本题选A。

  4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其延续下来的丝路精神成为各国互惠、共生的推动力。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元朝。宋代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故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