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分值:1)
2008年春,河南省濮阳县郎中乡东王海村出土了1596盏鳌山灯碗,均为黑色、白色陶瓷制品。经文物部门鉴定,灯碗属清代制品,系鳌山灯会表演时所用之盛器。鳌山灯,又名“鳌山”“灯山”“彩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琉璃灯”和“无骨灯”为鳌山灯中的珍品
②鳌山灯不仅因为轮廓如山,还因为鳌山灯彩源于蓬莱仙山的神话传说而得名
③明代历任君王重视鳌山灯会在民间的影响力,多次于午门外广场,扎制“鳌山万岁灯”
④《群英诗话》说:“鳌山灯,山也,结彩为之”,鳌山灯的艺术造型,多见于宋以来的文献记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古代生活)知识。
第二步,②项:鳌山灯,又名“鳌山”“灯山”“彩山”。取名“鳌山”,不仅是因为其轮廓如山,还因为鳌山灯彩源于蓬莱仙山的神话传说。早在古代文明形成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留下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它们在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当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注疏和阐释作用。②项正确。③项:至明代,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将扎灯技艺和秦淮风俗带入京师。明代历任君王重视鳌山灯会在民间的影响力,多次于午门外广场,扎制“鳌山万岁灯”。灯山沿袭宋制,以竹子、木材作为支架,悬挂放置各式各样花灯万余盏,粹集典故、传说、风俗、佳景于灯山之上,被誉为“灯中显贵”。③项正确。④项:《群英诗话》说:“鳌山灯,山也,结彩为之”,鳌山灯的艺术造型,多见于宋以来的文献记载。《宣和遗事》描绘了鳌山灯的宏大气势:“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鳌山高灯,长一十六丈,阔二百六十五步”。④项正确。②③④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要点:
①项:《武林旧事》记录了鳌山灯中的珍品“苏灯”和“无骨灯”。苏灯者,“圈片大者径三四尺,皆五色琉璃所成,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种种奇妙俨然著色便面也”。无骨灯者,“福州所进,则纯用白玉,晃耀夺目,如清冰玉壶,爽彻心目”。①项中“‘琉璃灯’”表述错误,应为“‘苏灯’”。①项错误。
以上是安徽省公务员模考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2025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安徽省考模考,安徽公务员模考,请继续查看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模考(第16期)试题题库或最新公务员试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