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成长是由小到大,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针对这一发展规律,我们的教育应遵循( )。
A.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B.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C.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 D.抓住关键期的教学原则
2.为了提醒幼儿便后冲水,秦老师在每一个马桶盖上都贴上了一幅特别漂亮且富有提示意义的卡通画,效果很好。秦老师这一做法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境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3.下列不属于后进生的心理特征的是( )。
A.不适度的自尊心 B.学习动机不强
C.较强的竞争意识 D.意志力薄弱
4.( )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不想记得,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形象。
A.干扰说 B.同化说
C.动机说 D.痕迹衰退说
5.上课时,外面忽然电闪雷鸣,同学们都不自觉地朝窗外看去。这种注意属于(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身心发展的规律。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循序渐进,即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故本题选B。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情境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中的秦老师通过漂亮的卡通画来提醒幼儿便后冲水,是对环境陶冶法的运用。故本题选C。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后进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1)不适度的自尊心;(2)学习动机不强;(3)意志力薄弱。故本题选C。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压抑动机说。遗忘的压抑动机说指人为避免不愉快的情绪或内心冲突而遗忘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现象。这种遗忘常由一定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所致,是个体心理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题干中太痛苦的事物被压抑到了意识之外,这是压抑动机说的观点。故本题选C。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分类。注意分为三类: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题干描述的是无意注意,故本题选择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