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 )。
A.甄别与鉴定 B.选拔与淘汰
C.促进学生分流 D.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
2.高三学生小辉因一次模拟考试失败,就认定自己考不上理想中的大学,感觉前途无望。根据理性情绪疗法原理,小辉的这种不合理信念属于( )。
A.主观要求 B.相对化
C.糟糕至极 D.片面化
3.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4.中学生晓华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也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现象属于( )。
A.退行 B.投射
C.升华 D.文饰
5.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A.体验 B.成功
C.交往 D.尊重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故本题选D。
2.【答案】C【解析】理性情绪疗法,也称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里斯所创的一种认知疗法。他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通常为不合理信念)。这种不合理的信念主要有三个特征:(1)绝对化要求,通常以“必须”“应该”来表示;(2)过分概括化,即以一当十、以偏概全,对自己或他人有不合理的评价,稍有不足即认为一无是处,一钱不值;(3)糟糕至极,认为一件不好的事情如果发生将会非常可怕。题干中小辉将一次模考的失利视为自己人生的灭顶之灾,属于典型的糟糕至极。故本题选C。
3.【答案】B【解析】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学科课程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活动课程则主要是学习直接经验。故本题选B。
4.【答案】B【解析】投射即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想法、情感、标准等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别人也会和自己一样。通过题干描述晓华自己喜欢助人,认为其他同学与他自己一样,属于投射。故本题选B。
5.【答案】D【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归纳为五个基本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1)生理需要是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等的需要。(2)安全需要,是指希求受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也称社交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是对自己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两个方面。(5)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