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内科护理学考点3(护理学)
支气管扩张
考点1病因及发病机制
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考点2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
2.痰液引流
(1)祛痰剂:常用复方甘草合剂10ml或氨溴索30mg、溴己新16mg,每日3次,口服。痰液黏稠时加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3次。
(2)体位引流:应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进行引流,尤其是进行足低头高位引流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咳痰情况,以防发生意外。
考点3临床表现、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病史,以后常有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
1.慢性咳嗽和咳大量脓性痰其严重程度可用痰量估计:轻度<10ml/d;中度10~150ml/d;重度>150ml/d。将痰放置数小时后可分三层:上层为泡沫黏液,中层为浆液或混浊黏液,下层为坏死组织,如合并有厌氧菌感染,则痰及呼气具有臭味。
2.咯血少量咯血为<100ml/d;中量咯血为100~500ml/d;大量咯血为>500ml/d或1次咯血量>300ml。
3.体征可见发绀和杵状指(趾)。
(二)护理措施
1.遵医嘱给予祛痰药物,指导患者有效咳嗽,辅以叩背,及时排出痰液。痰液黏稠可用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汽吸入。
2.体位引流(针对大量脓痰患者)
(1)引流宜在饭前进行。
(2)原则上抬高患肺位置,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有利于分泌物随重力作用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排出。
(3)引流时间可从每次5~10分钟加到每次15~30分钟。
(4)引流完毕予以漱口并记录引流出的痰液的量及性质。
(5)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若患者出现咯血、发绀、头晕、出汗、疲劳等情况,应及时终止引流;痰量较多的患者引流时,应注意将痰液逐渐咳出,以防发生痰同时涌出过多而室息;高血压、心力衰竭及高龄患者禁止体位引流。
3.急性感染期患者要卧床休息,大咯血者应绝对卧床。
4.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饮食,以补充消耗。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1500ml以上,帮助痰液稀释,以利于排痰。
5.咯血时要保持镇静,尽量将血咯出,以免导致室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