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现代汉语语音(汉语言文学)

安徽华图 | 2020-01-06 15:01

收藏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现代汉语语音(汉语言文学)

  一、声母与韵母

  1.声母的发音

  塞音——成阻时发音部位的两点闭紧;持阻时保持着这种阻碍,同时呼出气流,但气流暂时停蓄在阻碍部分之后;除阻时突然将阻碍开放,气流通透出,因爆发、破裂而成声,也叫“爆发音”或“破裂音”。

  鼻音——成阻时发音部位的两点闭紧,封锁口腔出气的通路;持阻时,颤动声带,音波和气流进入口腔,但口腔已被封锁,同时,软腭、上舌下垂,鼻腕通路开放,气流、音波进入口腔后再转入鼻腔,这时由口腔和鼻腔形成的两重“共鸣”作用变化着声带振动的音波,最后气流、音波从鼻孔透出,形成纯粹的鼻音;除阻时,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让气流从鼻腔出来。这种声音可以延长。

  擦音——成阻时,发音部位的两点接近,但不把气流完全闭塞,中间留一条窄缝隙;持阻时气流由发音部位的两点间挤过,发生摩擦的声音;除阻时,摩擦的声音消失。这种声音可以延长。

  边音——成阻时,发音部位的两点,舌尖和硬鄂前接触;持阻时,声带振动,气流和音波人舌头前部两边秀出,发音;除阻时,发音完毕。

  塞擦音—一是“塞音”和“擦音”两种方法的结合,但又不是简单的塞音加擦音。由成阻到持阻的前段,和塞音相同,但是到持阻的后段把阻碍的部分放松一些,即变为擦音的成阻,使气流透出,变成“擦音”的摩擦,持阻后段实为擦音的持阻成声,直到除阻,发音完毕。在以上五种发音方式当中,还有“清”“浊”的区别,“送气”“不送气”的区别。

  2.韵母的发音

  韵母是指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韵母由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组成;按韵母结构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韵母是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旧称为韵。韵母又可以分成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三部分。如“娘”nia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a是韵腹,ng是韵尾。每个韵母一定有韵腹,韵头和韵尾则可有可无。如“大”di的韵母是a,a是韵腹,没有韵头、韵尾;“瓜”gud的韵母是ua,其中u是韵头,a是韵腹,没有韵尾;“刀”da o的韵母是ao,其中a是韵腹,o是韵尾,没有韵头。

  二、声调与音节

  1.调值与调类

  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

  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古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个调类,现代汉语普通话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调类一般用五音标记法来表示。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古汉语调类到现代汉语调类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

  2.普通话的声调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因此,声调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但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象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

  三、音变与节律

  1.普通话常见的音变现象

  音变是指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的语音变化。从语言学的角度看,音变主要是同化、异化、增音、减音、弱化、脱落、换位、代替、转换等。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2.普通话节律的表现形式

  节律是语音的节奏和韵律。汉语语音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各种要素,通过不同的形形色色的组合,可以构成声韵、平仄、停延、高低、轻重、长短、快慢等节律的基本形式。这些基本形式在语流里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协调、交织套合,形成了汉语特有的节奏和韵律。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