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噎膈(中医学)

安徽华图 | 2020-01-08 15:31

收藏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噎膈(中医学)

  一、噎膈的病机特点及转化

  1.发病噎膈多以缓慢发病,但多渐进性加重,部分病人可恶化发展。

  2.病位在食管,与脾胃、肝肾、气血津液关系密切。

  3.病性本虚标实,虚为津涸、血亏、阳气虚;实为气结、顽痰、瘀血、燥热、邪毒。

  4.病势初起多以标实为主,中期为虚实夹杂,晚期则以本虚为主。

  初起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滞、痰浊、瘀血、燥热内生,毒邪凝滞形成痰气交阻,痰热胶结,继而气滞血瘀,毒热内结,形成气、痰、瘀、热、毒互结,亏耗阴津,导致正虚邪实,使阴津枯槁,精血耗竭,进一步发展则阴损及阳,气虚阳微。

  二、噎膈的诊断要点

  1.辨病位本病主病位在食道,与脾、胃、肝、肾有关。吞咽困难,梗阻不顺,胸膈痞闷,随情志变化而有所增减者,病在食道、胃与肝;食物难下,艰涩不顺,形体消瘦,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者,病在食道、肝与肾;病变日久,吞咽困难日重,呕吐清水,面白肢冷,面浮肢肿者,病在食道、脾与肾。

  2.辨虚实病初多实,继则虚实夹杂多见,终致气衰阳微,正气大虚。吞咽梗阻不顺,胸脘痞闷,痰多食少,苔腻脉滑者,证属痰气阻隔;饮食难下,呕吐物色如赤豆汁,胸膈疼痛,肌肤枯燥,舌紫有瘀点、瘀斑,脉细涩者,证属瘀血阻膈;食入不下,入而复出,形体消瘦,口干咽燥,烦热便干,舌红少津,脉细弦数者,证属津亏热结;水饮不下,呕吐粘液,畏寒肢冷,面浮肢肿,舌胖脉弱者,证属气虚阳微。

  3.辨在噎在膈噎以食物吞咽受阻为特征,或食物尚可咽下。膈是由噎逐渐发展而成,饮食物格拒不下,由不能咽下固体食物发展到不能咽下流质食物,胸骨后疼痛,大便不通,以及神衰消瘦、面容憔悴等全身衰竭表现。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