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小肠内消化(医学类基础)

安徽华图 | 2020-03-17 11:05

收藏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小肠内消化(医学类基础)

  小肠内消化

  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开始小肠内的消化。食物的消化过程在小肠内基本完成,小肠是消化与吸收的最重要部位。

  一、胰液的分泌

  (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1.HCO3-,中和盐酸,保护肠黏膜;为胰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2.蛋白水解酶  胰液中的蛋白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羧基肽酶等,它们均以酶原的形式贮存于腺泡细胞内。胰蛋白酶原在肠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使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多肽可再被羧基肽酶、弹性蛋白酶进一步分解。

  3.胰淀粉酶  可将淀粉、糖原及大多数其他糖类水解为二糖及少量三糖,但不能水解纤维素。

  4.胰脂肪酶  主要的胰脂酶是三酰甘油(甘油三酯)水解酶,可将中性脂肪水解为脂肪酸、一酰甘油(甘油一酯)及甘油。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进餐时食物对口腔、食管、胃、小肠的刺激,可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引起胰液大量分泌。

  1.神经调节 食物可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胰液的分泌;迷走神经兴奋还可引起胃液素的释放,间接刺激胰液分泌。

  2.体液调节

  (1)促胰液素:食糜中的HC1可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可促使胰液分泌大量水和碳酸氢盐,而酶的含量则不高。

  (2)缩胆囊素:蛋白质消化产物以及脂肪分解产物可刺激十二指肠及上段小肠黏膜释放缩胆囊素,缩胆囊素使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

  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胆管上皮细胞可分泌大量含水和碳酸氢盐多的胆汁入胆管。胆汁可直接经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但在消化间期,胆汁经胆囊管进入胆囊并被贮存,于消化期再排入十二指肠。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

  1.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胆汁中除97%是水外,还含有胆盐、磷脂、胆固醇、胆色素等有机物及Na+、C1-、K+、HCO3-,等无机物,不含消化酶。其中胆盐占胆汁中固体成分的50%,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起重要的作用。

  2.胆汁的分泌、排放及其调节  在非消化期,胆汁大部分流入胆囊储存。在消化期,胆汁可直接由肝以及由胆囊经胆总管排至十二指肠。消化道内的食物是引起胆汁分泌和排放的自然刺激物。

  胆汁的分泌与排放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三、小肠液的分泌

  (一)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小肠液呈弱碱性,由肠腺分泌,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和消化酶

  小肠液的生理作用有:

  (1)稀释消化产物以利于消化吸收。

  (2)为营养物质的吸收提供媒介。

  (3)肠激酶能激活胰蛋白酶原。

  (4)分泌的碱性液体可保护十二指肠不受胃酸侵蚀。

  (二)小肠分泌的调节

  食糜对肠黏膜局部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通过肠壁内神经丛引起局部反射。这是调节小肠分泌的主要机制。

  四、小肠的运动

  (一)小肠运动的形式

  1.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主要作用是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消化和吸收,但并不明显地推进食糜。

  2.蠕动当肠黏膜受到强烈刺激时可产生,蠕动速度快,传播距离远。

  3.移行性复合运动在饥饿时或小肠内容物大部分被吸收后,分节运动停止,而出现周期性的移行性复合运动(MMC)。

  (二)小肠运动的调节

  1.内在神经丛的作用肌间神经从对小肠运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2.外来神经的作用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加强小肠的收缩运动,交感神经兴奋则抑制小肠运动。

  3.体液因素的作用促胃液素、缩胆囊素、促胃动素、胰岛素和5-羟色胺可增强小肠运动。促胰液素和胰高血糖素能抑制小肠运动。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