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宋辽金元文化(历史学)

安徽华图 | 2020-03-19 17:01

收藏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宋辽金元文化(历史学)

  (一)哲学、宗教

  在哲学方面,两宋时期产生理学,重要的理学家有北宋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兄弟及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他们的哲学的中心观念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又把“理”说成是封建伦理道德一—“三纲五常”,宣传“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所以统称为理学。两宋时期,唯物主义也获得很大的发展。北宋时主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有张载,他的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有”的世界,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的“有”的哲学,彻底反驳了唯心主义的“无”的哲学。在理学继续传播的元代,也有反理学的思想家邓牧出现。他写了《伯牙琴》一书,猛烈押击封建专制统治。他认为帝王是最大的掠夺者,帝王和盗贼没有什么两样。又认为官吏都是害民的,官吏比盗贼还坏。这种反对专制统治的思想,不仅否定暴君、酷吏,也是对理学的批判。

  元朝统治者很重视宗教在统治人民方面的作用,对各种宗教,只要有用的,都加以优待提倡,唯对反元的民间秘密宗教如白莲教、弥勒教,严加禁止。元代最盛行的宗教是佛教,尤其是喇嘛教。喇嘛教是佛教传入吐蕃后形成的一个教派,最受元朝皇帝的尊重。道教在元代分为数派。江南有正一教,亦称天师道。北方有三个新派,即全真教,大道教,太一教。

  其中以全真教势力最大,流传广泛。

  (二)文学艺术

  词是一种按照乐曲配词歌唱的文学,所以也叫作倚声(按曲),作词叫作填词。词的句子是长短不齐的,所以又叫作长短句。词萌芽于隋,兴起于唐,发展于五代,繁荣昌盛于宋。到了宋代,词成为文学的主流,作家如林,作品众多。最著名的词人有北宋的柳永、苏轼,北宋末南宋初的李清照,南宋的陆游、辛弃疾等。

  宋金时期有白话小说在兴起。在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及金的西京大同,都出现一些以“说话”(讲故事)为生的艺人,叫作“说话人”。元代文学的重大成就是元曲。元曲主要是指元代戏剧,在当时叫作杂剧。杂剧包括唱、白、表演等内容,而以唱曲子为主,所以后人称之为元曲。杂剧在元代极为盛行。其中最著名的大剧作家及剧本,有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白朴及其代表作《梧桐雨》等。

  宋代宫廷画院的规模有所扩大。至徽宗时,盛极一时,凡入画院者,须经考试。试题是前人吟咏山水花鸟的诗句,从而推动了画家们向山水花鸟画方面发展,使这类绘画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产生了很多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传世之作。

  (三)史学

  宋元时期的史学很发展,官、私著述很多,其中以几部大型通史和几部类书尤为著名。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在类书方面,北宋政府组织人力,编篆了几部大书,即百科性质的《太平御览》一千卷,小说汇编的《太平广记》五百卷,文章总集的《文苑英华》一千卷,政事历史的《册府元龟》一千卷,号称宋代四部大书,今均完整存在。

  在断代史方面,北宋时出现了三部重要著作,即欧喝修、宋祁等撰《新唐书》二百五十五卷,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欧喝修撰《新五代史》七十四卷。以上皆列入二十四史。元朝有官修的三部史书,即《宋史》、《辽史》和《金史》,也均列入二十四史。

  (四)科学技术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主要有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这三大发明的最后完善和天文历算、医学、农学的进步。

  北宋庆历年间,毕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发明使用后,不久即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欧洲则直到四百多年以后才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北宋时,已知道用磁石磨成针以指示方向,这就是指南针。指南针已普遍用于航海等方面。当时有四种放针方法:一是浮于水上,二是放在指甲上,三是放在碗沿上,四是悬在丝线上。以第四种方法为最好。指南针首先传到阿拉伯地区,以后又传到欧洲。

  火药发明于唐末。北宋初年,曾用以制成“火箭”、“火球”、“火茨藜”,以抗击辽军。从此火药得到广泛应用。北宋在开封设有专门制造火药和火器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南宋时,火药由海上传到阿拉伯。后来金人和蒙古人也相继学会了使用和制造火药武器。蒙古军西征时,火药又从陆路传到西方各国。

  宋代的天文仪器制造也有成就,发明了计时的莲花漏和水运仪象台。这一仪象台用水力发动,可以有节奏的按时转动,把报时、观象测天同时显示出来。后来仪象台传入金朝。元代大科学家郭守敬,在天文、数学以及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奉命修历,认识到修历的基本工作在于实测。他创造了简仪、仰仪和圭表等一系列仪器以助观测。他根据观测和研究,制订了《授时历》,这是我国古代最精确和使用最久的历法。

  这一时期突出的医学成就是针灸学。北宋针灸学家、太医王惟一总结历代针炙家的实践经验,设计铸造了两个针炙铜人模型,在上面刻划穴位,标注名称;并写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又将《图经》刻石流传,便利了针灸的实际操作和传授。金、元时期医学理论有很大发展,产生了四大学派,称为“金、元四大家”。四大家以金代的刘完素、张从正、李呆和元代的朱震亨为代表。他们的理论和医术,对我国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药学、病因学、法医学也有发展,出现了许多名著。如北宋曹孝忠主编《圣济总录》、南宋宋慈撰《洗冤集录》等。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