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国际“形势与政策”政治学)
一、全面分析世界经济形势,准确把握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1.世界经济的新变化、新特点
全球经济中长期发展走势: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增强,但仍处于中低速增长期;发达国家增长乏力,新兴国家保持较快增长:全球化规则开始重构,贸易与投资格局孕育变化;国际大宗商品供大于求,价格上涨动力不足。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趋势:欧美国家提出“再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新能源和低碳产业的发展得到极大重视;国际产业分工向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品内部分工转变;服务业离岸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形式:传统的资源开采业将进入萧条期。
2.客观看待各种因素对我国的影响
国际油价长时间在高位运行会对国内企业的经营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力全球经济失衡无论是朝何方调整都将可能把我国置于风口浪尖之上。
国际商品价格如果近期内出现拐点,进入下降周期,这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整个国家的贸易条件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密切关注全球经济综合风险对我国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正确看待大国关系深刻调整,全面把握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大国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出现的新变化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多极化趋势和总体平稳的大国关系,客观上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也增加了风险和挑战。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四、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五、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
2.大国间国际关系
(一)对话与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协调相互关系的主流
(二)国家利益构成国际关系的主动力
(三)全球治理成为大国博弈新的舞台
(四)大国博弈的主战场正向亚太地区
(五)新兴国家正成为大国关系新的主体
3.我国同其他主要大国的关系
(一)中国正成为大国关系调整的焦点
(二)经贸领域相互矛盾进入多发期
(三)安全领域相互防范成为常态
三、准确把握地区热点,深刻认识地区形势演变的复杂性
1.当前地区热点动态
(1)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2)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3)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4)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
2.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影响是综合性的、长期的:日本将我国视为假想敌,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上升:俄罗斯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中亚五国战略地位日益重要,使我安全环境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我国与周边国家尚存在诸多领土、领海、海洋权益的争议:台湾与祖国统一面临现实而严峻的挑战。
四、深入分析国际形势发生的重大趋势性变化,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
1.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与此同时,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还很多。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
2.新时代中国的对外政策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在继承中进行创新,在创新中前进。面对人类的共同挑战,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尤其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十九大报告作出了进一步的概括,强调要在国际上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五个世界”理念,与国内发展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彼此呼应、融合发展,形成了“国际国内一盘棋”的外交思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中国外交的总任务。
新时代中国实施特色大国外交,并不意味着改变和平外交。新时代中国实施特色大国外交,并不意味着寻求霸权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