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面试备考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招聘备考 > 教师面试备考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地理《水循环》说课稿

安徽教师招聘网 | 2023-12-13 04:50

收藏

一、教材页展示

0

0

图片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一、说教材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通过学生对水循环示意图的了解,掌握水循环的七个环节,明白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三个水循环类型,通过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引导学生知道水循环意义和重要性,为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我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高中学生已经具备通过地理示意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但对于问题的探究和过程的理解易存在偏差,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会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现象和分析地理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目的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水循环的成因和水循环的类型。

2.结合图表和案例,综合分析水循环的意义,知道水资源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本节课,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引导学生珍惜爱护水资源。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的三维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领域。

教学难点: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五、说教学方法

在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前提下,本节课我将主要采取谈话法为主,发现法和案例分析法为辅;引导学生通过给出的地理信息,提炼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的关键所在,下面我将重点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导入

我会采用视频导入的形式进行,播放非洲缺水和干旱地区的视频,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感知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水资源的漫长循环时间。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本节课《水循环》。

(二)教授新课

下面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我将从以下方面展开教学。

1.我会引导学生阅读动画了解水循环的概念和水的存在形式。引导学生明白,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我会引导学生观察水循环示意图掌握水循环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水循环的七个环节分别是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雨雪雾霜)、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3.我会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水循环过程,展示未命名的水循环示意图,学生在各个环节的空格内填入正确的名称。并对水循环进行提问:人类活动可以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呢?你能举例说明吗?这样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现象理解所学的知识。

4.我会对水循环的类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的水循环的过程和作用。

5.我会引导学生阅读早起黄河下游断流后通过人为干预黄河再未断流的案例了解影响水循环的因素。并针对案例提出问题: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哪些?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地理问题探究能力。

6.我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来了解水循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水循环对地球的作用。教师请学生水循环的过程图上标注各环节的能量转化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水循环不仅维持着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教师呈现“干旱的撒哈拉”“印度的水灾”“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等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三)课堂小结

在课堂总结时,我会采用谈话法,与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和收获,发挥学生主动性,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对课堂的重点难点加以梳理。这样学生头脑中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课堂作业

下课前,我会布置作业,运用所学的知识画出水循环的示意图,通过这种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加深印象。

七、说板书设计

?

这是我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的是综合式板书,条理清晰,有利于构建框架,增强学生记忆。

0

?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