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面试备考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招聘备考 > 教师面试备考

教师招聘面试初中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安徽教师招聘网 | 2023-12-13 17:06

收藏

一、教材页展示

0

0

0

0

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学生能够利用对比、归纳的思维方法,根据实验现象认识催化剂的催化作用。

2.通过对比实验中制取氧气的三种方式,归纳总结得出分解反应的概念,能够从分类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3.通过认识多种多样的催化剂,了解到催化剂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提升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感受化学在科技发展中所做的重要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结合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分解反应、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难点】催化剂的催化作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多媒体展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工业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提问:自然界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获得氧气,而工业上可通过工业生产获得氧气,而在实验室中,通过我们上节课的学习也知道了可以通过高锰酸钾获得氧气;那么,在实验室还能不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获得氧气呢?

导入新课。

(二)新知探究

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填表、思考问题并分析原因。

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少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实验2:取一支试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观察总结:木条复燃,木条复燃的原因是产生了大量的氧气。

(2)提问:实验2中产生大量氧气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①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②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氧气;③二氧化锰分解产生氧气。

(3)学生实验3:取反应完后的实验2的试管(课前准备以节约时间),倒掉上层清液,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观察现象。待试管中没有现象变化时,再重复本操作。

提问: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结合之前的猜测,试简述其产生的原因?(原因:加入的过氧化氢产生了氧气)

(4)小组讨论:①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无变化?综合分析实验1-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总结: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二氧化锰没有变化;二氧化锰会促进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二氧化锰本身不参与反应。

(5)讲解:催化剂、催化作用

通过称量实验后洁净干燥的二氧化锰我们发现其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像二氧化锰这样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总结: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参与反应,催化剂的质量、化学性质都不会发生改变。

(6)提问:如果用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表示这一反应,如何书写?

提示:二氧化锰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可以写在反应条件中。

0

(三)巩固提高

1.提问: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习到了哪些有关化学知识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提示: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式。

2.播放:催化剂的发展与作用。

提示:催化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催化剂也在科技发展、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点拨,评价学生本节课的表现。

(五)作业布置

作业:总结氧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用途等相关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呈现。。

五、板书设计

0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