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世界经济及全球化发展(政治学)

安徽华图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 | 2020-03-25 13:37

收藏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世界经济及全球化发展(政治学)

  一、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1.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经济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初形式。是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早在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国际间的商品交换较前频繁。16世纪~18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地理大发现、殖民地的开拓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进行,国际商品交换有了相当发展,并出现了国际分工的萌芽。18世纪中叶~19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机器大工业的出现,需求一国国内的生产和市场已无法满足。一些先进国家迫切需要到海外去寻找销售市场、原料和生活资料来源。而这时,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因此,形成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大量销售工业品;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逐渐被打破,变成先进国家倾销工业品的市场和提供原料、粮食、劳动力基地的格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新生的社会主义经济出现,打破了世界经济的旧格局。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曾长期遭受殖民掠夺,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畸形发展。

  世界经济是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并将随着各国经济的国际化而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空前深化,各国经济联系的形式日趋多样化,乃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欧洲共同体、美、加自由贸易区等。它们已构成今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2.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表现在:领导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按照美国的意志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之成为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扩张的工具:实施“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和援助日本,并以此控制日本和西欧;实施“第四点计划”企图通过技术援助和投资向亚、非、拉渗透,控制受援助国:实施两个“安全网”(经济安全网、军事安全网),保证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技术和经济封锁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表现为: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形成(美国、西欧、日本):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出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欧洲共同体发展到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多样化为前提,不推行一种模式,而是多形式、多结构并行的办法,在促进地区经济贸易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1.科技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2.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迅猛发展

  第一,世界经济整体上的制度性和功能性体化不断加强。第二,区域集团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拓展。第三,区域集团化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成果丰硕。

  3.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不断加强

  第一,全球性经济组织在各自领域的经济协调作用不断加强。当今世界三大全球性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第二,各种区域性经济集团促进经济协调与合作的作用不断增强。第三,各种国际经济法和国际惯例在加强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发展方面发挥着定的促进作用。

  4.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了新的特点。第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日趋明显。第四,世界贫富两极分化不断加剧。世界上20个最富裕国家国民的平均收入是20个最贫穷国家的37倍。两者之间的差距比40多年前增加了一倍。

  5.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能源短缺日趋严重,粮食安全问题突出。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第一,生产全球化日益深入,跨国公司更趋活跃。第二,贸易自由化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第三,金融国际化不断加快,国际资本流动空前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空前发展;金融机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金融产品日趋多样化。第四,科技全球化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信息网络的拓展促进了科技全球化的发展。第五,人员跨国界流动规模不断扩大。

  2.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

  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国际贸易理论,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贸易保护主义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逆全球化是指与经济全球化相背、国际合作和相互依赖逐渐消减的全球性发展趋势。从发展态势看,当前的逆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一是自由贸易理念边缘化,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二是全球经济陷入持续的结构性低迷,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升。三是部分西方国家保守化内顾倾向加重,国家干预和管制极端化。四是主要大国回归国家主义立场,参与国际发展合作的意愿减退。

  3.经济全球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第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有更多的优势,获得更多的利益。

  第二,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深刻地影响国际格局的变化。

  第三,对国际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发生了系列新的变化。

  第四,对各国文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全球传播,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在政治经济上的主导地位,加紧推行西方文化霸权,力图用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整合世界。

  4.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第二,参与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发展与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基础。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

  挑战之一: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面临巨大风险。挑战之二:中国面临日益增大的贸易摩擦和倾销与反倾销的压力。挑战之三:随着中国的海外利益日益增多,如何有效保护中国的海外利益成为项新的课题。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