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医学)

安徽华图 | 2020-03-27 13:33

收藏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医学)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概念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

  多见于儿童,男女发病率为2:1。前驱感染后1~3周(平均10天左右)起病。

  本病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本病大多预后良好。

  二、临床表现

  前驱期常有链球菌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

  1.尿异常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的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少数患者(<20%患者)可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大量蛋白尿。

  尿沉渣除红细胞外,早期尚可见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稍增多,并可有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

  2.水肿80%以上患者有水肿,多由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所致,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

  3.高血压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水、钠潴留有关,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

  4.肾功能异常患者起病早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钠水潴留而尿量减少,少数患者甚至少尿(〈400ml/d)。肾小球功能可一过性受损,呈轻度氮质血症。仅有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损伤。

  5.免疫学检查异常起病初期血清补体C3及总补体下降,于4~8周渐恢复正常,对本病诊断意义很大。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0”滴度可升高,部分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血清冷球蛋白可呈阳性。

  6.充血性心力衰竭常发生于急性肾炎综合征期,严重水、钠潴留和高血压为重要诱因。

  三、主要病因

  本病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肾炎的发生和病变轻重并不完全一致。本病主要是由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急性期应予低盐(每日3g以下)饮食。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明显少尿者需限制液体入量。

  2.治疗感染灶 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可考虑作扁桃体摘除,手术时机以肾炎病情稳定、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尿蛋白减少(+)、尿沉渣红细胞〈10/高倍视野,且扁桃体无急性炎症为宜,手术前后需应用青霉素2周。

  3.对症治疗 包括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并发症的发生。利尿后高血压控制仍不满意时,可加用降压药物。

  4.透析治疗 少数发生急性肾损伤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治疗以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一般不需要长期维持透析。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一、概念及诊断依据

  二、常见原因

  本病有多种病因。一般将有肾外表现者或明确原发病者称为继发性急进性肾炎,病因不明者则称为原发性急进性肾炎。前者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弥漫性血管炎等,偶有继发于某些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及膜性肾病患者。后者约半数以上患者有上呼吸道前驱感染史,其中少数呈典型链球菌感染,其他一些病人呈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本病患者有柯萨奇病毒B5感染的血清学证据,但流感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的血清滴度无明显上升,故本病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观察。此外,少数急进性肾炎患者有结核杆菌抗原致敏史(结核感染史),在应用利福平治疗过程中发生本病。个别肠道炎症性疾病也可伴随本病存在。

  三、鉴别诊断

  四、治疗原则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