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2020军队文职【管理学】专业小试牛刀(10)(试题练习)

安徽华图 | 2020-08-04 11:36

收藏

  2020军队文职【管理学】专业小试牛刀(10)(试题练习)

  1. (简答题)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行为特征有哪些?

  2. (案例分析题)现在,很多家长抱怨小孩时说:“我们小时候生活条件很苦,哪有你现在这么好的学习条件,现在我们给你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还不好好读书,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问题:试用有关激励理论分析其原因?及如何做才能让他们的孩子努力学习。

  答案在下一页👇

  

  1. 【解析】

  个体行为是带有一些普遍的特征的,这些特征表现为:(1)行为的自发性。个体的行为是有其内在的动力自发产生的,外在环境因素可以影响个体行为的方向和强度,但却不能发动个体的行为。(2)行为的因果性。在行为的产生上,必然存在因果关系。(3)行为的主动性。个体的行为不是盲目的,任何的行为的产生绝不是偶然出现的,任何行为都是受个体的意识支配。(4)行为的持久性。由于行为是有目的性的,是个体主动发生的,通常在个体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之前,这种行为也不会停止。(5)行为的可变性。个体在追求个人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环境因素,根据拥有的资源状况以及环境的变化,选择最有利的方式,达到个人的目标。

  2. 【解析】

  双因素理论又称“保健—激励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指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是保持达到合理满意水平所必需的因素,不具备这些因素则不满意。激励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素,激励因素的改善往往能带来很大程度的激励,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积极性。根据双因素理论,孩子之所以不努力学习,不是因为基本衣食住行这些保健因素,而是由于一些方面不能调动其积极性,如学习带来的愉快和成就感、由于良好的成绩而得到的奖励、对未来发展的期望等,即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

  因此,为了很好地对孩子产生激励作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让孩子参与到学习计划制定当中去,提出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改进建议,从而使学习成为兴趣;②不定时地提供一些奖励,以满足学习上的成就感;③加强引导和规划职业生涯,让孩子对未来的发展有很好的期望。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