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教师宛如一本“立体的教科书”,体现了( )。
A.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具有高度的严格性 B.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具有独特的示范性
C.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强烈的自觉性 D.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17.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中,( )出现最早,但其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和不公平性,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三轨学制
18.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在感觉记忆阶段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的方法是( )。
A.锻炼学生复述的能力 B.吸引学生的注意
C.有规律地复习所学知识 D.将新旧知识联系并加以讲述
19.如果学生在几次学习成绩测验上得分比较一致,则可以说这个测验有测量的(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20.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转移
【参考答案】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适用的针对性)、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其中,教师职业道德的典范性是由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的。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题干中的表述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示范性。故本题选B。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制类型。双轨学制是最早的学制,一轨自上而下,一轨自下而上。它们是两个平行的系列,既不相通也不相接,这样就剥夺了在国民教育学校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不利于教育的普及。故本题选A。
1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感觉记忆的特点(瞬时记忆)。感觉记忆也叫瞬时记忆,其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记忆容量较大,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信息均可进入瞬时记忆;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视觉信息不超过1秒钟,听觉信息可以达到2-4秒,超过这个时间就会消失,但如果受到注意,就会转入短时记忆。因此,感觉记忆阶段的有效学习方法是引起学生注意。故本题选B。
1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测验的质量指标。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是对测量的准确性程度的估计。题干中学生几次测验中得分一致,说明该测验的信度好。故本题选A。
2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