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面试备考

首页 > 安徽教师招考网 > 教师招聘备考 > 教师面试备考

教师招聘面试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安徽教师招聘网 | 2023-12-13 08:48

收藏

一、教材页展示

0

0

0

0

0

0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得到了酸性物质,能够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碳酸分解的方程式,从而认识二氧化碳与碳酸之间的转化

2.通过观察、对比实验现象,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概括总结能力有所提供。

3.通过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认识二氧化碳的用途,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同时感受化学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认同化学的价值所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难点】通过实验对比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的结论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碳酸饮料瓶盖被打开的视频。提问:瓶盖被打开之后,有大量的气体逸出,该气体是何种物质?

引导:碳酸饮料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用于改善饮品的口感。为什么这些饮料被称为“碳酸饮料”?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与水发生反应?

(二)新知探究

1.学生自主实验: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观察实验现象。

2.提问:观察对比第一朵花、第二朵花的颜色变化,能够得出何种结论?

总结: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因此在纸花上喷稀醋酸之后,纸花变成红色。

3.提问:观察对比第三朵花、第四朵花的颜色变化,能够得出何种结论?

总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CO2+H2O=H2CO3。

引导:在饮料中充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同时使饮料中带有气泡,增加饮用时的口感。

4.学生实验: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地用吹风机烘干。观察现象,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H2CO3=CO2+H2O。

当烘干时,碳酸分解,二氧化碳从溶液里逸出,所以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紫色。

5.提问:仔细观察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这两个反应分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列举几个之前学习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6.提问:二氧化碳的检验可以使用澄清石灰水,在这一过程中生成的白色沉淀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三)巩固提高

1.提问:碳酸饮料打开瓶盖之后,会有大量的气体逸出,该气体是什么气体,为什么会逸出?由此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2.提问:结合学习的二氧化碳的性质谈一谈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补充: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可用于制冷剂、人工降雨等。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五)作业布置

作业:课下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如何避免二氧化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五、板书设计

0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