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页展示
图片选自鲁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节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下午好。我是应聘初中化学的三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第一课时的内容——实验室制取氧气。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习内容中既包括核心知识,又包括对思维方法、探究实践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大概念对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素养化的功能价值。结合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以开展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化学教学。接下来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属于鲁教版化学教材八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节。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第二部分是氧气的性质,最后一部分是自然界中氧的循环。
本次说课针对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即“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这一部分中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比、归纳认识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对比分析的思维。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理解该反应的装置特点、操作顺序和所用仪器;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2.通过探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体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3.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识,提高科学素养。
结合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难点】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二、说学情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接下来我将对我所面临的学生进行分析:
学生在这之前学习空气的成分这一节课时,已经了解过氧气,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但是学生不了解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以及比较环保、安全的方法,同时考虑到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的催化作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在,因此这些都是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
三、说教学方法
为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在本节课中我会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等。通过小组实验的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得到二氧化锰的作用、分解反应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也会进行引导讲解,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重点来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从导入、新授、巩固、小结和作业5个环节来展开。
(一)情境导入
我将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导入,展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燃烧的火炬、神舟十五号飞船发射升空燃烧的图片以及携带氧气瓶潜水的图片。提问这些场景均涉及到的物质,学生自主思考回答出氧气,接着进一步提问那我们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呢?进而导入新课。
这一导入方式结合了国家时政以及航天新闻,体现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探究
1.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的探索
首先我会请学生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说出有哪些方式可以获取氧气?学生根据经验回答出分离液态空气法、电解水法等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接着我会进一步提问如何在实验室制取纯净的氧气呢?
我将利用多媒体展示水、二氧化碳、氯化钠、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甲烷等物质,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并说出依据。从物质构成的元素角度考虑,学生可以得出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为氯化钠和甲烷。
接着我将讲解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物质和方法有很多,实验室中常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和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并通过这三种物质制取氧气的实验视频,请学生选出符合环保、安全的实验方法。学生根据视频中得到的反应信息,得出高锰酸钾加热产生氧气,成本较高;氯酸钾加热产生氧气,假如混有可燃性杂质可能会发生爆炸;过氧化氢常温下即可生成氧气和水,价格便宜,比较符合要求。
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探究
我将演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取A、B两只试管,分别加入3-5m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以下操作
(1)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的管口,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产生气泡速度慢,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接着我请同学思考:怎样才能加快过氧化氢的产生气泡的速率使木条复燃呢?并继续进行实验
(2)在B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总结:产生气泡速度快,木条复燃。
结合以上两个实验,请学生观察展示的实验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二氧化锰为什么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呢?二氧化锰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吗?
多媒体展示资料的内容为:
①将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②将称量后的二氧化锰再次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该气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学生经过讨论后可知:通过称量实验后洁净干燥的二氧化锰我们发现其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我此时讲解催化剂的概念:像二氧化锰这样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通过以上方式得出结论: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参与反应,催化剂的质量、化学性质都不会发生改变。
(3)请学生尝试用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表示这一反应并提示:二氧化锰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可以写在反应条件中。大屏幕展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请学生检查是否一致,加深学生对此反应原理的理解。
(4)最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反应所需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什么要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
学生回答: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并且可以控制开始和停止。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集气瓶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开始收集,收集满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教师总结:确定反应原理后,根据反应物的状态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生成物的状态、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等选择适宜的收集装置。组装好发生装置与收集装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实验的过程中,注意正确的实验操作。
(三)巩固提高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部分的内容:
1.提问:实验室制取氧气后,如何验满?
2.播放:催化剂的发展与作用。
提示:催化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催化剂也在科技发展、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点拨,评价学生本节课的表现。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加深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回顾与掌握。
(五)作业布置
最后我会布置开放性的作业:课下查阅资料氧气在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总结记录,下节课进行介绍。
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氧气的重要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五、说板书设计
?
最后,我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上呈现了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催化剂概念。这样的板书设计能够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逻辑、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