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发散思维训练中小明一口气说出筷子的12种用途,这说明其创造性思维的( )好。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灵活性 D.独特性
2.韩老师在暑假期间将班上成绩比较差的同学集中起来进行补课,并收取了一定的补课费。韩老师的这种行为( )。
A.正确,能够提升学生的成绩 B.正确,是教师无私奉献的体现
C.不正确,没有对学生一视同仁 D.不正确,违反了教育部的有关规定
3.王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形成学生的心智技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王老师这些做法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 )。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关爱学生 D.爱岗敬业
4.某初级中学开展“法制教育日”活动,要求学生的父母配合,有些父母说“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负责他所有的教育,我们平时工作忙,哪有时间管理?”这些父母的做法( )。
A.正确,学校不能推卸自己的教育责任
B.正确,家长没有承担法制教育的责任
C.不正确,父母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有直接责任
D.不正确,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全责
5.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机关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 )教育。
A.学前 B.中小学
C.义务 D.高等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其中,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多,流畅性大。题干中的小明在短时间内能迅速说出筷子的12种用途,体现了其思维的流畅性。故本题选A。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为人师表”的规定为:“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题干中老师给学生补课并收取费用,违背了这一规定。故本题选D。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书育人。师德中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题干中王老师培养学生品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符合教书育人的要求。故本题选A。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相关法律法规。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发现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育、引导和劝诫,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故本题选C。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章第五十八条规定,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