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行测辅导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辅导

2026国考行测:行程问题之流水行船问题

安徽分校 郭朝阳 | 2025-03-26 17:42

收藏

行程问题之流水行船问题

  在最近几年安徽省考的行测试题中,行程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必考的题型之一。同时,在所有的题型中,行程问题所包含的公式相对最多,变型也相对最多,这个令很多考生都非常头疼。行程问题一般包含三类题型,一是基础行程问题;二是相遇追及问题;三是流水行船问题。虽然流水行船问题考查的并不是很频繁,但是在安徽省考中相对也比较重要,考生需要重视。

  所谓流水行船问题,仍然是研究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的一种题型,其核心公式仍为:路程=速度×时间,但重点研究的是速度合成问题,即顺流速度=船速+水速,逆流速度=船速-水速,这里面的船速是指在静水中船的速度,水速指水自然流淌的速度。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船的航行方向,进而套用公式进行求解即可。流水行船问题的基础公式如下:

  ①S顺=V顺× T顺;S逆=V逆× T逆;

  ②V顺=V船+V水;V逆=V船−V水;

  ③V船=(V顺+V逆)÷2;V水=(V顺−V逆)÷2

  流水行船问题一般的考查思路是利用基本公式进行列方程求解,并将求解出的未知量代入到其他的模型中进行最终的解题。一般考查方程法的题型居多,少数题型会考查赋值法。除此之外,考生还需要加强对V船=(V顺+V逆)÷2和V水=(V顺−V逆)÷2这两个式子的理解和应用,可以用来快速求解V船和V水。

  【例1】甲、乙两地分别为一条河流的上下游,两地相距360千米,A船往返需要35小时,其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比从乙地到甲地的时间短5小时。B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2千米每小时。问其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多少小时?

  A.12 B.20

  C.24 D.40

  【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研究船顺水、逆水航行的问题,因此可快速确定题型为流水行船问题,且核心量为求水速;需要识别船为顺水航行或逆水航行,从而匹配相应公式。由题干可知A船往返共35小时,从甲到乙用时较短,因此甲到乙为顺水航行,且顺水时间比逆水时间短5个小时,则时间为15小时;逆水航行的时间为20小时,结合全程路程为360千米,可得V顺=360÷15=24千米/小时= VA+V水;V逆=360÷20=18千米/小时= VA-V水,解得V水=3千米/小时。B船从甲地开往乙地的速度为12+3=15千米/小时,则其顺水走全程的时间为360÷15=24小时。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例2】某船由甲地驶向乙地,逆水而行,若船速每小时8公里,3小时可到达;船速每小时5公里,5.25小时可到达。若船速为每小时6公里,则( )小时可到达。

  A. 4 B. 4.2

  C. 4.6 D. 5

  【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程问题中的流水行船问题,利用方程法求解。可以设水流速度为V水千米/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S公里,且船在逆水中速V逆=V船-V水。根据S=V×t得到S=3×(8-V水)①;S=5.25×(5-V水)②。联立①②解得S=21,V水=1。则S=(6-V水)×t,代入数据得t=4.2小时。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以上内容只是对流水行船问题的一个简单介绍,考生在熟练掌握其基础知识和相关公式的同时,还需要知道,这类题型还会出现变形,可能涉及到速度的合成与分解,但无论如何,考生只有不断的积累、总结,然后进行大量实战性的练习,才能到达真正的融会贯通,从而做到有备无患。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