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郁证和血证(中医学)
郁证
一、郁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郁证的基本病机:气机郁滞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肾。病理性质初起属实,日久属虚或见虚实夹杂。郁证初起,病变以气滞为主,常兼血瘀、化火、痰结、食滞等,多属实证。病久则易由实转虚,随其影响的脏腑及损耗气血阴阳的不同,而形成心、脾、肝、肾亏虚的不同病变。
二、郁证的诊断要点
1.以忧郁不畅,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或有易怒易哭,或有咽中如有炙,吞之不下,咯之不出的特殊症状。
2.病史:患者大多数有忧愁、焦虑、悲哀、恐惧、愤懑等情志内伤的病史。并且郁证病情的反复常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
3.多发于青中年女性。无其他病证的症状及体征。
血证
一、血证的概念血证的概念
凡由多种原因,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
二、血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血证的病位:根据出山部位,分属不同脏胁。共同的病机可以归结为火热重灼、迫血安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病理性质:山火热亢盛所致名属于实i证:山阴虚火正及气虚不摄所致名,则属丁虚证。虚实常发生转化。如开始为火盛气道,迫血安行,但在反复出血之后,则会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或因出血过多,血去气伤,以致(虚阳衰,不能摄血。因此,有时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尼引起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导致的结果。此外,出血之后,离经之血,留积体内,蓄结而为瘀血,妨碍新血的生长及气血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