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β受体激动药(药学)

安徽华图 | 2020-03-10 11:33

收藏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β受体激动药(药学)

  1.β1、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为人工合成品,由NA氨基上的氢原子被异丙基取代而成,药用为其盐酸盐。

  【药动学】口服时,肠黏膜细胞即可将其破坏而失效;舌下含服因能舒张局部血管,少量可从舌下静脉从迅速吸收;气雾剂吸入给药,吸收较快。吸收后主要在肝及其他组织中被CoMT代谢,较少被MAO代谢,也较少被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摄取,因此作用时间较肾上腺素略长t1/2约为2小时。原形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排泄。

  【药理作用】对a受体几乎无作用,对β1、β2受体均有强大激动作用。

  (1)心脏:激动β1受体,产生强大的心脏兴奋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增加,传导加快,心率加快,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缩短。异丙肾上腺素兴奋心脏的作用比肾上腺素强,但主要兴奋窦房结,对异位起搏点的影响较弱,所以较少引起心室纤颤等心律失常。

  (2)血管和血压:激动血管上的β2受体使骨髓肌血管显著舒张,对冠状血管也有舒张作用,对肾血管和肠系膜血管舒张作用较弱。由于心脏兴奋和外周血管舒张,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略下降,大剂量静脉注射时,可引起明显的血压下降。

  (3)支气管:激动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还可抑制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扩张支气管,此作用比肾上腺素强。因为异丙肾上腺素的代谢产物3-甲氧异丙肾上腺素具有β受体拮抗作用,所以长期反复使用,可致药效减弱。

  (4)代谢:增加组织耗氧量;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作用较肾上腺素弱;促进脂肪分解,升高血中游离脂肪酸的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

  【临床应用】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气雾剂吸入2-5分钟起效,作用维持0.5-2小时,舌下含服15-30分钟起效,作用维持约1小时。

  (2)房室传导阻滞: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给药,治疗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3)心脏骤停:适用于心室自身节律缓慢,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衰竭而并发的心脏骤停,为防止因舒张压下降而降低冠脉灌注压,常与NA或间羟胺合用,作心室内注射。

  (4)休克: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可用于中心静脉压高、心排出量低的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但改善微循环作用不佳,同时异丙肾上腺素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率的的作用对休克不利,目前临床已少用。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有心悸、头晕,头痛;缺氧状态下的患者大剂量吸人异丙肾上腺素易因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律失常、诱发和加重心绞痛;哮喘患者长期滥用异丙肾上腺素可能引起猝死。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心率。【禁忌证】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2.β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 dobutamine

  为人工合成品,化学结构与多巴胺相似,有旋光性,临床所用为消旋体。

  【药动学】与多巴胺相似,口服后易被肠和肝破坏而失效,消除迅速,t1/2约2分钟,故一般用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约10-12分钟。

  【药理作用】多巴酚丁胺左旋体激动a1受体,右旋体拈抗a1受体,因而消旋体对a受体的作用被抵消,左旋体和右旋体均可激动β受体,且后者的作用强度是前者的10倍。多巴酚丁胺对血管上的β2受体影响小。因此消旋多巴酚丁胺作用的综合结果,主要表现为激动β1受体。与异丙肾上腺素相比,多巴酚丁胺的增强心肌收缩力作用比加快心率作用显著,较少引起心动过速,但静滴速度过快或浓度过高时,则引起心率加快。加快房室传导和心室内传导作用与异丙肾上腺素相似。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力减弱的心力衰竭,如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瓣膜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心脏直视手术后所致的低排血量综合征等,临床作为短期支持治疗。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和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使左室充盈压明显下降,同时不加快心率,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尚可继发性地促进排钠利尿,有利于消除水肿。在用于低排血量和心率慢的心力衰竭患者时,其改善左心室功能的作用优于多巴胺。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有心悸、恶心、头痛、胸痛、气短等症状。如出现收缩压增加(多数增高10-20mmHg,少数升高50mmHg或更多),心率增快(多数在原来基础上每分钟增加5-10次,少数可增加30次以上)者,与剂量有关,应减量或暂停用药。因可加速房室传导,房颤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心室率增快,故用本药前先用地高辛,以免发生快速心室率反应。

  【禁忌证】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禁用。

  3.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本类药物选择性激动β2受体,与异丙肾上腺素相比,具有较强的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且无明显心脏兴奋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沙美特罗等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