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外科护理学考点35(护理学)
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考点1 关节脱位的病因、分类与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
1.病因
(1)创伤性脱位是关节脱位的常见病因。
(2)先天性脱位。
(3)病理性脱位:骨关节患某种疾病,如骨关节结核、骨肿瘤等。
(4)习惯性脱位。
2.分类与发病机制
(1)按脱位程度分类:分为全脱位或半脱位。
(2)按远侧骨端关节面移位方向分类: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侧方脱位、中央脱位等。
(3)按脱位后时间分类:脱位后以2周为限分新鲜脱位和陈旧脱位。
(4)按脱位后皮肤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分为闭合性脱位和开放性脱位。
3.治疗原则
(1)复位:以手法复位为主,时间越早,复位越容易,效果越好。
(2)固定:复位后固定,有利于关节囊、韧带及周围软组织得以修复,一般固定2~3周,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引起关节僵硬。
(3)功能锻炼:固定期间,应经常进行关节周围肌肉的舒缩活动和患肢其他关节的主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考点2 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1.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脱位的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关节功能丧失。
(2)特征表现: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
(3)并发症
1)关节脱位引起关节囊撕破、韧带损伤、局部出血,关节内积血,血肿机化,纤维组织形成,最后关节粘连,影响关节活动。
2)关节脱位可伴有骨折,关节内骨折易形成创伤性关节炎。
3)关节脱位可损伤周围血管神经。
(三)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耐心倾听患者述说,关心患者的病痛,细心照顾患者的生活,解除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情绪。
2.密切观察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休克。观察局部脱位症状,复位后是否消失。
3.疼痛护理 任何操作要轻柔,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疼痛,伤后24小时之内冷敷,减轻肿胀疼痛,之后热敷促进吸收、减少肌肉痉挛疼痛。疼痛较重者查明原因后可酌情应用止痛剂。
4.患肢护理 患肢抬高,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固定牢固并保持功能位或必要的位置。
5.功能锻炼 复位固定后开始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早期固定范围内肌肉等长舒缩,解除固定后逐渐增加活动力量和范围,其他关节始终保持功能锻炼。
6.并发症护理 对并发骨折的患者,要及时发现,合理的治疗。对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患者加强护理,观察病情进展,促进功能恢复。伴有内脏损伤者观察治疗效果。髋关节脱位可导致股骨头坏死,切忌伤后3个月之内患肢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