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备考资料

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消化性溃疡(临床医学)

安徽华图 | 2020-03-12 10:00

收藏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消化性溃疡(临床医学)

  一、消化性溃疡的定义及发病率

  消化道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粘膜的美克尔(MECKEL)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本病的总发病率占人口的5-1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胃溃疡多见,以青壮年多发,男多于女,儿童亦可发病,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亦逐年有所增加。胃溃疡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约10年。

  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损害因素

  ①胃酸和胃蛋白酶影响。

  ②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③药物:NSAIDs是导致胃黏膜损伤最常用的药物。

  ④吸烟与饮酒。

  2.防御因素包括黏液-碳酸氢盐屏障、黏膜血流量、黏膜上皮细胞再生更新、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正常情况下胃、十二指肠黏膜具有防御损害因素破坏的作用,从而维护黏膜的完整性。

  3.其他因素

  ①遗传因素。

  ②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③心理因素。

  ④全身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衰竭、肝硬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可能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三、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

  1.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

  2.临床特点  ①慢性过程:病史可达数年甚或数十年。②周期性发作:发作与自发缓解相交替。过去发作期可长达数周或数月,现因有效治疗而显著缩短。缓解期亦长短不一,短的数周或数月,长的可达数年。发作有季节性,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可因不良精神情绪或服消炎药物诱发。③节律性上腹痛:胃溃疡为进食后疼痛;十二指肠溃疡为空腹时疼痛,进食后可缓解,多数伴有夜间疼痛。④腹痛可被抑酸或抗酸剂缓解。部分患者无上述典型表现的疼痛,而仅表现为无规律的上腹隐痛或不适,伴反酸、嗳气、腹胀、胃灼热等症状。

  3.体征发作时剑突下可有局限性压痛,缓解后无明显体征。

  诊断:①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②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提示具有消化性溃疡征象。

  癌性溃疡的内镜特点: ①溃疡不规则,较大,常>2cm;②底部凹凸不平、苔污秽;③边缘呈结节状隆起;④周围皱中断;⑤胃壁僵硬、蠕动减弱。

  诊断

  1、病史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依据

  2、确诊需要依靠内镜检查和X线钡餐检查

  3、部位、形态、大小和数目,活检病理可鉴别恶性溃疡。

  4、X线壁龛或龛影是诊断的唯一依据,其他征象作为参考,胃液分析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胃癌

  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的鉴别十分重要。两者的鉴别有时比较困难。以下情况应当特别重视:①中老年人近期内出现中上腹痛、出血或贫血;②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生明显变化或抗溃疡药物治疗无效;③胃溃疡活检病理有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临床上,对胃溃疡患者应在内科积极治疗下,定期进行内镜检查随访,密切观察直到溃疡愈合。

  2.慢性胃炎

  本病亦有慢性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其症状可类似消化性溃疡,但发作的周期性与节律性一般不典型。胃镜检查是主要的鉴别方法。

  3.胃神经官能症

  本病可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或者酷似消化性溃疡,但常伴有明显的全身神经官能症状,情绪波动与发病有密切关系。内镜检查与X线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4.胆囊炎胆石病

  多见于中年女性,常呈间隙性、发作性右上腹痛,常放射到右肩胛区,可有胆绞痛、发热、黄疸、Murphy征。进食油腻食物常可诱发。B超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5.胃泌素瘤

  本病又称Z01linger-E11ison综合征,有顽固性多发性溃疡,或有异位性溃疡,胃次全切除术后容易复发,多伴有腹泻和明显消瘦。患者胰腺有非β细胞瘤或胃窦G细胞增生,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胃液和胃酸分泌显著增多。

  四、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五、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强调生活规律,保持健康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戒烟酒,避免NSAID等药物。

  2.药物治疗

  (1)降低胃内酸度的药物:①抗酸剂。对缓解溃疡疼痛症状有较好的效果,较少单独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作为加强止痛的辅助治疗。②抑酸剂。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疗程8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托拉唑,疗程8周。

  (2)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前列腺素(米索前列醇)。

  (3)Hp感染的根除治疗:治疗目的在于提高溃疡愈合率和减少溃疡复发,对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亦有较好的疗效。

  外科治疗

  1.手术目的治愈溃疡、消灭症状、防止复发。

  2.适应证

  (1)大量出血经药物、胃镜及血管介入治疗无效时;(2)急性穿孔、慢性穿透溃疡;(3)搬痕性幽门梗阻;(4)胃溃疡疑有癌变。

  3.主要手术方法

  (1)胃大部切除术:①毕I式胃大部切除术:该方法在胃大部切除后,将残留胃直接和十二指肠吻合;②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该方法在胃大部切除后,将残留胃和近端空肠吻合,十二指肠残端缝合。

  (2)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3)手术方法的选择:①胃溃疡多采用胃大部切除术,尤其以毕I式胃大部切除术为首选;②十二指肠溃疡多采用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或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引流术。

  4.术后并发症

  (1)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是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3~6天,表现为右上腹突发剧痛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应立即手术处理。

  (2)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常在术后1周左右发生。

  (3)术后梗阻:多发生于毕Ⅱ式术后,特征表现是呕吐(4)倾倒综合征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